您的位置:首頁 ->> 港澳論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撥浪鼓何以在中國經久不衰?

http://www.CRNTT.com   2014-12-18 14:21:19  


 
從“挑貨郎”變身小商人

  其實提起撥浪鼓,年紀稍大的人們腦海中或許都浮現一個畫面——肩挑日用小百貨走街串巷的民間貨郎,手搖撥浪鼓饒有節奏地吆喝著招徠顧客。

  撥浪鼓成為貨郎的“標配”,已有千年歷史,南宋李嵩就創作過一幅畫作《貨郎圖》。畫中貨郎所持撥浪鼓,造型頗為考究,鼓柄做成葫蘆把,鼓形如罐,雙耳類似皮條。還有多層貨郎鼓,由三四個由小漸大的小鼓,逐個叠摞在一起,相間轉向90度,每個鼓各有雙耳。一般鼓面越大,發音越低沉,反之發音越高亢,因此搖動時鼓聲高低錯落,叮咚悅耳,被近現代部分地區的貨郎所喜愛。

  撥浪鼓受到貨郎鐘愛,是它的音響效果與娛樂效果共同發揮了作用。撥浪鼓可奏出富於變化的聲響,配合叫賣者有腔有調的吆喝聲,加之它造型本身有娛樂性,能吸引居民尤其是兒童的注意力。

  不少北京人會認為,撥浪鼓是老北京的寶貝玩意兒。的確有許多反映老北京市井民俗的書中描述過撥浪鼓的故事,如《燕京風土錄》中一篇《打小鼓》這樣寫道:“打小鼓就是收舊貨的……打小鼓的分兩種:一種是打硬鼓的;一種是打軟鼓的。打硬鼓的本錢比較大,同各個古玩鋪都有相當的往來,他們自己也開著小舊貨鋪。打軟鼓的與打硬鼓的相反,他們專到窮人的家裡、小胡同去收買破舊無用的東西。”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