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港澳論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央企境外資產流失多涉“七宗罪”

http://www.CRNTT.com   2015-04-18 14:13:44  


 
“七宗罪”——審批緩慢 機制僵化

典型案例:五礦、寶鋼痛失市場先機

  在2014年12月舉行的“國企改革:探索與前瞻”論壇上,國務院國資委研究中心主任楚序平講了這樣兩個關於審批央企海外項目的故事。

  2005年,五礦公司向相關審批部門申請,以20多億美元收購加拿大有色金屬巨頭諾蘭達公司。但是,該部門的審批人員認為這個項目風險很大,可能虧損,沒有批准。結果導致已經進入獨家談判階段的收購失敗。第二年,諾蘭達公司的價值上升到50多億美元。五礦公司因此痛失了一個跨越式發展的良機。

  另一個案例來自寶鋼。2006年,寶鋼考慮廣東沿海可以低成本利用澳洲鐵礦石和焦炭,又接近高端鋼材大市場,就向某部門申報了總投資近700億元寶鋼廣東湛江鋼鐵基地項目。但是,直到2012年5月,此項目才獲得批准。苦等6年時間,市場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鋼鐵行業產能嚴重過剩,市場也被其他企業占領。

  中國企業研究院執行院長李錦曾撰文表示,“央企屬於公衆委托經營企業,不僅負有國家經濟安全之責,更負有讓全民財富增值的責任。”

  某國資委監事會人士曾告訴《中國經濟周刊》記者,“從另一個角度看,國有資產放在那兒不用、不發揮效益難道就不是一種流失?”

  對政府主管部門而言,央企對外投資審批是把雙刃劍,如何在強化監管與激活市場經濟活力間拿捏得當,如何在把控投資風險與謀取國有資產最大化收益之間尋找平衡,考驗著執權者這只“有形的手”的智慧和擔當。

  “讓聽得見炮火的人來決策”,華為公司創始人任正非曾這樣詮釋他的國際化治企之道。華為目前65%的營業收入來源於海外,外籍員工占比達19.4%,海外員工本地化比例為69%。(本文來源:中國經濟周刊 作者:曹煦)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