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港澳論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 
中評智庫:重振台灣精神 反對自我殖民

http://www.CRNTT.com   2016-01-15 00:12:20  


 
  周天觀要父母“走開”,抗議人士在旁幫腔說周天觀是為了未來奮鬥,郭盈蘭怒聲回嗆:“你們在誘惑孩子犯罪!他還沒滿十八歲!”

  事後周天觀在臉書上表示,雖然他未成年,但這場革命他必須參與其中,這是他“一生最光榮的時刻,不容任何人破壞,就算是家人也一樣”。他已經“和政府革命,不介意在家裡再來一次,反正已經動手打爸爸了。”

  事後,周天觀由父母陪同召開記者會,他在會上表示:“吃台灣米,喝台灣水,為什麼不能講台灣獨立?”父母親無奈地表示:他們尊重孩子所表達的意願。

  “台灣意識”和“台灣精神”的對立

  從上述幾則故事中,我們可以很清楚地看出:“台灣意識”和“台灣精神”之間的差別。每個人都可能根據自己所擁有某些特質,來形塑其“自我意識”,而形成所謂的“性別意識”、“族群意識”、“階級意識”、或“地位意識”。這些特質有些是與生俱來的,像個人的性別、種族、膚色等等,反映出個人被“賦予的地位”(ascribed status);有些是個人運用其理論理性或實踐理性,而努力爭取到的,稱為“獲致的地位”(achieved status)。個人被“賦予的地位”,並不能反映出他的“精神”。

  然而,當個人精益求精,不斷地以其理論理性或實踐理性追求更高的成就時,他追求“獲致地位”的行動,則會彰顯出他個人的精神。不論周天觀或林冠華是不是外省移民的第二代,當他們自覺地說:“我吃台灣米,我喝台灣水,我是台灣人”時,這是“台灣意識”。“台灣意識”的作用,在於區辨“我群/他群”的不同。它源自於個人的“既自存在”,本質上是一種“賦予的地位”,當它因為各種因素,而被“對自存在”喚醒之後,個人只能用辯證的思維來超克它,但卻很難改變他的本質。

  “台灣精神”則不然。它是擁有“台灣意識”的人,在覺知其“既自存在”之後,通過其理性的反思與辯證,從事某種倫理或道德行動,為社會大眾所認可,而獲致的地位。周天觀的父母在其長子逝世後,成立“周大觀文教基金會”,長期鼓舞癌症病患,挑戰病痛,不管他是不是外來移民,或是外來移民的後代,他們在台灣社會中所作的工作,都是在鼓舞“台灣精神”。當周天觀把父親的頭壓在腋下,問他父親:“我在為台灣的未來努力,你做了什麼貢獻?”則反映出:高漲的“台灣意識”可以抹殺任何“台灣精神”。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