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 | |
譚中:恢復地緣文明範式 建中印命運共同體 | |
http://www.CRNTT.com 2016-04-27 00:27:05 |
譚中,祖籍湖南,1929年生於馬來西亞,在印度大學教書將近半個世紀,現退休定居芝加哥。曾任德里大學中日系主任、新德里尼赫魯大學亞非語言系主任及東亞語言系主任、新德里英迪拉甘地國立藝術中心東亞研究主任、印度中國研究所創所主席。畢生繼承父志(父親譚雲山,有“現代玄奘”之稱)從事中印友好事業。 “現在的國際關係不講文明,而講戰略,一聽到戰略,我就有點害怕。”譚中在講座開始就表示,我們要從地緣文明範式,而不是地緣政治範式來看待中印關係。地緣政治範式將對方看作競爭對手和潛在敵人,“中國不相信印度,印度也不相信中國”,但中國和印度並不是這樣的關係。 中國人讀不懂印度,印度人也讀不懂中國,這是當前的問題所在。譚中指出,讀懂印度,要從地緣文明範式出發。中印文明是喜馬拉雅圈中的兩個孿生文明,喜馬拉雅創造了恒河和印度河兩條文明大河,恒河向東流向孟加拉灣,印度河向西流向阿拉伯海,兩條河流和印度海岸線劃出了一個“地理共同體”的輪廓。而在世界五大河中,長江和黃河劃出了中國這個“地理共同體”的輪廓。在這兩個地理共同體中產生了兩個文明共同體,即中國和印度。 “‘印度’在梵文中是月亮的意思,這個名字是玄奘所取,指的是‘佛光之國’。”譚中認為,中印兩國在歷史上有著很深厚的淵源,中印兩個文明共同體是交響的文明。以四川三星堆遺址為例,出土的人像並非是中國人的樣貌,而是印度人的樣貌。而在其中發現的五千多個海貝上也印有中國和印度的文字,這些都說明在這一帶存在著一種中國和印度“交響而成”的共同文明。 |
【 第1頁 第2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