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港澳論語 】 【打 印
投資與消費雙輪驅動不可偏廢

http://www.CRNTT.com   2016-05-05 07:41:37  


  中評社北京5月5日電/長期以來,擴大需求或者刺激內需,一直是中國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核心內容之一。在認定“消費不足”的同時,“投資過熱”的現象一直被社會各界所詬病。

  經濟參考報發表對外經貿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李長安文章表示,一直以來,中國都被當作是典型的“投資推動型”的發展模式。這不僅源於對“消費不足”的推論,也是因為投資規模過大導致的一系列社會經濟和生態問題。盲目投資帶來的重複建設和資源浪費現象十分突出,結果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所謂“生產過剩”的潛在危機。

  目前,產能過剩已經涉及鋼鐵、汽車、化纖、太陽能等多個行業。據估算,僅在鋼鐵行業,由於產能過剩帶來的損失就高達1萬億元。實際上,產能過剩的“潛台詞”就是總需求不足。

  此外,大規模投資引發的環境污染、資源過度開發以及用工荒等問題,加劇了學者與民眾對投資驅動模式的負面認識。基於上面對刺激需求的片面認識,導致了對投資驅動模式的懷疑、否定甚至“妖魔化”。因此我們要對消費與投資的關係,特別是它們在推動發展中國家經濟起飛和經濟結構調整方面的地位和作用,有一個更為清醒和科學的認識。

  文章分析,首先,關於所謂“消費不足”的命題需要謹慎判斷。目前,許多人對於消費不足的判斷不是基於事實和理性,而是更多地出於感性的衝動。事實上,從中國的實際發展階段來看,中國的消費水平和消費能力其實一點也不低。

  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近些年來中國的消費一直呈現高速增長的態勢。在2015年,中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超過30萬億元,僅次於美國,成為全球第二大消費國。諸多的證據表明,我們對中國的消費存在著嚴重低估的可能。

  其次,關於對投資驅動的誤解和責難也需要認真辨析。在大多數的經濟增長模型中,投資都被認為是必不可缺的重要變量。特別是對於中國這麼一個發展中國家來說,投資在推動國民經濟持續穩定增長和經濟結構優化方面,依然占據著不可替代的重大地位。

  最後,片面依賴刺激消費、走消費拉動的經濟發展道路,否定投資驅動型模式,並非是當前宏觀經濟的最優選擇。

  一是中國現階段的經濟發展水平,既需要採取多種措施擴大消費規模,也不可忽視投資拉動經濟的巨大作用。不應該盲目照搬發達國家的做法,事實上,西方國家在工業化和城市化的初級階段,主要依賴的也是投資驅動型的發展道路。以中國目前的發展水平去追求發達國家現階段的某些具體做法,無異於盲目攀比、食洋不化。

  二是消費驅動模式在西方其實也不是“萬靈藥”,而且過度消費還是屢次陷入危機的根源。以此次美國次貸危機所引發的全球性金融危機為例,美國是一個典型的超前消費型國家,過高的消費率與過低的儲蓄率形成了鮮明對比。但事實表明,這種遠遠超過支付能力的過度消費模式是難以持久的。

  三是發達國家正在反思過度依賴消費拉動型經濟發展方式,現在也開始重視鼓勵投資,試圖走投資驅動型的發展道路,意圖以此盡快擺脫金融危機的陰影。在美國的三次經濟刺激計劃中,鼓勵投資向實體經濟和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的資金達到數千億美元。

  文章強調,中國傳統的投資驅動型經濟發展方式必須改革,但亦應防止矯枉過正。具體來說,應堅持走投資與消費“雙輪驅動”的發展道路。在現階段,在鼓勵擴大消費需求的同時,仍應把擴大投資需求、特別是鼓勵民間投資作為當前經濟工作的一項重要任務來抓。只有如此,國民經濟才能走上穩定健康發展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