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港澳論語 】 【打 印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國經濟發展模式革命性轉變的關鍵時期

http://www.CRNTT.com   2016-08-07 07:06:40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改變的是整個經濟體制,不僅有具體的“拆雷”工作,還要進行制度性變革,同時還要確保經濟增長以及市場預期的穩定性。
  中評社北京8月7日電/去年11月,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一次會議上首次提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概念,要求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著力提高供給體系質量和效率,增強經濟持續增長動力。此後他在不同場合又多次提到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性,在最近7月26日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上,他再次要求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21世紀經濟報道發表評論員張立偉文章表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主要針對中國當前經濟發展存在的主要矛盾提出的,一部分著眼於解決供給側目前遇到的現實難題,比如“三去一降一補”等;另一部分著眼於提高經濟發展的效率和質量,推動創新。前者屬於供給側的短期調整,後者則屬於長遠的體制創新,改革同時在兩個方向進行,二位一體。今年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攻堅年,這項改革為什麼這麼重要呢?

  改革是適應戰略機遇期內涵深刻變化的需要

  文章提出,這需要首先了解中國改革開放後經濟持續增長的動力源。自1980年代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高速增長主要依靠資源和低成本勞動力等要素投入驅動,規模迅速擴張,生產效率也逐步得到了提升。

  得益於農村改革的成功,不僅農業生產效率得到大幅提升,而且讓土地、勞動力等在農村低效利用的資源大量流入城市,提高了城市經濟的效率。農民工流向了製造業,幫助中國成為世界工廠與全球貿易大國;地方政府則以土地資源招商引資並推動工業化與城市建設發展。與此同時,在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之後,中國通過購買外國設備、引進外國技術等快速提高了技術水平與生產效率。

  這種發展模式延續至今,人口紅利迎來拐點,勞動力成本大幅上漲,資源環境成本約束加大,房地產價格也出現泡沫化跡象,這些都對原有發展模式提出了挑戰。一些領域經濟風險發生的概率也在上升。

  正如習近平在就《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起草的有關情況向全會作說明時指出,“十三五”時期我國發展仍處於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但戰略機遇期內涵發生深刻變化,我國發展既面臨許多有利條件,也面臨不少風險挑戰。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則是順應中國戰略機遇期內涵發生深刻變化而提出的,針對的是當前中國經濟發展中的突出問題。中國經濟必須由廉價的資源、能源和低成本的勞動力、土地等要素投入驅動,轉變為人才和知識創新的驅動,進而實現從粗放式發展向集約式發展、從重視增長速度與規模向更加重視增長質量和效率的轉變。

  因此,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打響供給側“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杆、降成本、補短板”五大殲滅戰。這無疑是中國發展模式革命性轉變的時期。現在,中國內外形勢和條件發生了變化,必須順應經濟發展規律與發展階段做出及時調整,否則,不僅無法保住改革開放後所取得成果與財富,還可能無法跟上全球未來新一輪增長浪潮。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排頭兵

  文章指出,中國已經啟動全面深化改革的部署,其目標是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完成這項改革將實現中國第四次偉大飛躍,建立一個全面現代化的強大國家。而事關中國短期降低經濟風險以及長遠可持續發展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排頭兵,也是全面深化改革能否快速推進與成功的關鍵性因素。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改變的是整個經濟體制,不僅有具體的“拆雷”工作,比如去產能、去杠杆以及清理僵屍企業等,還要進行制度性變革,同時還要確保經濟增長以及市場預期的穩定性。

  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一次會議上所指出的,“戰略上堅持持久戰,戰術上打好殲滅戰”。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既是地雷戰,也是一場全面戰,要特別重視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

  2016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的開局之年,也是推進結構性改革的攻堅之年,當前國際經濟形勢不確定性增多,所以進行這場“殲滅戰”時間窗口並不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需要以時不我待的精神推進。

  正如權威人士在年初所指出的,“完成好‘五大重點任務’要全面深化改革。”轉型期的中國,經濟發展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經濟韌性好、潛力足、回旋餘地大的基本特征沒有變,經濟持續增長的良好支撐基礎和條件沒有變,經濟結構調整優化的前進態勢沒有變。而完成“五大重點任務”,本質上是一次重大的創新實踐,只有進行頂層設計創新、體制機制創新,不失時機地進行技術創新,才可能有效推動這次重大的結構性改革。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任務、目標與路徑已經清晰,改革已經是不進則退的闖關,不應該懷疑中國政府的改革決心,謹慎、平衡的改革要求不等於改革具有不確定性。

  改革先行地區 已經顯現了活力

  文章稱,一段時期以來,有一些聲音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缺乏正確的認識,對於中國新的偉大征程缺乏足夠了解和重視,也有一些人懷疑中國政府改革的決心。在這種背景下,出現部分官員不作為現象,缺乏改革積極性。

  但改革通向成功的道路不是現成的,改革的每一步未知難料,需要在實踐中不斷調適,也就是“摸著石頭過河”,而不是將改革寄托於一份無所不包的改革計劃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求各級官員必須與落後的意識慣性以及利益阻力作鬥爭,改革不是等具體的政策,而是創造性地落實改革的精神、方向以及目標。

  所以,這是一場將主導權賦予前沿陣地指揮官的改革,需要他們具有高度的改革主動性和自覺性,能夠充分認識到這一場改革對中國未來走向所具有的偉大意義與歷史責任,積極行動起來,因地制宜,揚帆起航。為了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習總書記曾告誡為官者,不能因為包袱重而等待,不能因為困難多而不作為,不能因為有風險而躲避,不能因為有陣痛而不前。這是對所有官員的告誡,也是對所有改革者的期許。

  現在一些先行的地區和省份,已經穩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降低了本地區的經濟風險,增加了經濟活力,對其他地區也起到示範作用。但另一些地區依然消極。“歷史從不等待一切猶豫者、觀望者、懈怠者、軟弱者。只有與歷史同步伐、與時代共命運的人,才能贏得光明的未來。”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警示全黨的話,也提醒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時不我待,改革者必須要堅定、勇敢、積極,這是改革攻堅年每一個改革者都要具有的品質與歷史責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