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港澳論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王蒙對話美學者杜克雷:文明對話需要推進

http://www.CRNTT.com   2016-09-12 00:16:41  


王蒙(圖左)對話美學者杜克雷,顯然對一些問題有不同意見(中評社記者 宋楷文攝)
 
  杜克雷說,“大同”,可能有些美國人害怕大同這個概念,國民黨之前提到過。我知道之前康有為也提到過這個概念。在中國,有很多學說都講到過“人性本善”。但是也有一些人,比如說荀子,他就認為“人性本惡”。法家也認為人是需要被管制的,那您怎麼看呢。

  王蒙回答說,中國是一個古老的大國,互相矛盾的說法,相互矛盾的信條多極了。比如我們說中國人士最講服從的,講尊敬長輩的。但是民間也有另外的一些話,“先下手為強,後下手遭殃。”“馬無夜草不肥,人無外財不富”“舍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有各種不同的。這個就是“一”的一切。既然一切了就不可能太“一”。但是從主流的意識形態來說,又希望不要太不“一”。中國幾千年來就是這樣度過的。

  荀子的這些觀點也有他的道理,但是始終不占主流。因為“性善”的說法大家愛聽。比如人家說你的本性本來就很善,聽著很好聽。如果說,你本來相當壞,那就不太好聽。另外掌握權力的人,認為“性善”的這個話很好,你性善,你應該善,你現在不善,你違反了人性。這個壓力對他批評的作用,約束的作用也很大。所以“行善”的思想一直在中國占主要的地位。

  到現在一些文學批評家,因為我寫小說,也喜歡說,“你表現的人性美。” 我有時候心裡想,“人性美?”有時候美,也許有些時候不美。有些時候很醜陋,但是都這麼說了,你還是寫的稍微美一點,人生活裡已經碰到一些不愉快了,已經碰到一些醜陋了,你寫的也都是醜陋,你活的不是更難過了嗎,還是多一點美。

  杜克雷說,現在很多中國的年輕人也迷失了方向,不知道以後怎麼樣去發展。但是同時我們也看到很多年輕人也做了義工。比如說2008年的四川大地震時很多年輕人做義工。我們怎麼用中國的文化傳統能夠幫助我們以後的這些未來,怎麼樣能夠改變目前的情況,比如,污染,平等,腐敗,可持續性方面的問題。

  王蒙表示,中國的文化曾經碰到過焦慮,碰到過危機。中國人用了很大的力量來檢查反省自己文化中的不足。而且努力學習人類世界的先進文明。但是中國畢竟是一個有著幾千年文明歷史的獨特的國家。他的文化也有許多特點,是對全世界,是對所有的人類的成員有參考借鑒的意義。比如中國文化裡有很多的勸誡:“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 有很多勸誡性的東西。這種性格,就和美國人很不一樣。美國基本的一個意思就是,讓你去做! doing! trying。而中國的父母就對自己的孩子說:“don’t doing!don’t trying!it’s dangerous, ” 但是我想這也有好處,我們也應該學習美國人這種積極的敢闖,敢幹,敢自以為是的精神。但是美國人,他應當知道他能做什麼。他能做很多很多東西;但是他還應該知道他不能做什麼。他做不了什麼。雖然你很富足,雖然你full of power。但是就是辦不成,伊拉克的事你沒有辦成,還有利比亞……所以美國人應有點中國人的精神,就知道有些事自己不能做,知道有些事自己做不成,也算從中國文化裡得到一點參考。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