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港澳論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中評智庫:蔡政府新南向政策可能“撞南牆”

http://www.CRNTT.com   2016-10-23 00:09:15  


 
  一是區域範圍擴大。過去三次“南向”主要針對東南亞地區6個國家(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菲律賓、印尼、越南),此次則包括東盟10國以及南亞6國(印度、孟加拉、斯里蘭卡、巴基斯坦、不丹、尼泊爾)。

  二是投資主體和產業領域增多。過去以鼓勵島內中小企業、製造業“南向”投資為主,此次還意圖動員大型企業以及服務業開闢新市場。

  三是延伸連結範圍。過去重點引導台商將投資、貿易、相關產業佈局轉移到東南亞,此次還強調通過轉移到東南亞、南亞後,與美、日、歐等進行更直接和密切的經濟聯繫。

  四是交流合作領域擴大,強調雙向而非單向。除了過去傳統的經濟合作外,“新南向”強調增加與東南亞、南亞在社會文化層面的往來,包括文化、教育、人才交流與觀光旅遊等。同時,之前三次“南向”主要是台灣方面對東南亞的單向輸出,此次則更為強調雙方之間的往來與合作③,特別是投資、人才、文化以及東南亞民眾赴台旅遊等,企圖彌補兩岸關係冷卻後的損失等。

  五是當局重視程度更高。以往三次“南向”,當局口頭宣誓多,實際行動少,推動主體也主要是經濟主管部門。此次不僅專門成立直屬機構(“新南向政策辦公室”)和研究單位(“東協及南亞研究智庫”),而且大動作調動經濟、“國發會”、“外交”、教育、文化等多個部門,意圖“打組合拳”。

  顯而易見,“新南向政策”是蔡英文“柔性台獨”的重要組成部分。政治層面上,由於兩岸實力落差巨大、兩岸經貿及人員往來關係密不可分、國際“一中”格局的強大制約,“台獨”勢力已經不可能、也不敢貿然通過政治、軍事、法理等途徑和手段來赤裸裸地推動“台獨”進程。於是,蔡英文被迫選擇“柔性台獨”策略,即以所謂“‘中華民國’憲政體制”為幌子,在經濟、社會、文教和涉外等領域推行“只做不說”的“台獨”進程。而“新南向政策”就是“柔性台獨”主要的經濟和涉外途徑。經濟層面上,由於近年來大陸經濟正經歷從“世界工廠”到“全球市場”的改革轉型,傳統製造業台商在大陸的經營成本快速上升,加上全球經濟低迷外需訂單下降,“兩頭在外”的台商在大陸尤其是沿海地區經營日漸艱難,一些難以升級和轉型的台商紛紛向東南亞等成本更為低廉的地區轉移。同時,美國在亞太積極推動TPP(跨太平洋合作夥伴協議),東南亞已有新加坡、文萊、越南和馬來西亞完成第一輪談判,為避免貿易排擠效應,台商東南亞“插旗”意願升高。總之,經濟客觀形勢的變化,在一定程度上迎合了“台獨”分離主義的需求,為蔡英文當局推動“新南向”、降低兩岸經濟聯繫提供了比以往更好的基礎。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