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港澳論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中評觀察:特朗普可能“棄台”嗎?

http://www.CRNTT.com   2017-10-03 00:12:59  


 
  “經由北京是台灣通往世界的捷徑”。民進黨政府無視此政治現實,為了堅持自身的意識形態、鞏固在島內的政治利益,遲遲不肯接受“九二共識”,正面改善兩岸關係。一方面,拋出“新情勢、新問卷、新模式”的“三新”主張,將兩岸互動不佳的責任推卸給中國大陸,並運用語焉不詳的“結構性合作關係”一詞大打模糊仗。另方面,則不斷嘗試在國際空間中刷存在感,例如爭取參加“世界衛生大會”(WHA),想利用衝撞既有國際格局不成的悲情,鞏固島內的支持。

  此種“出口轉內銷”的政治伎倆,很容易就會被明眼人看穿。正如世界衛生組織(WHO)的發言人林德梅耶(Christian Lindmeier)在5月9日所明確指出,台灣過去8年能參與“世界衛生大會”,是由於中國大陸的諒解。換言之,當兩岸之間的政治基礎不復存在時,台灣的國際空間就會隨之大幅限縮。蔡當局對此自然心知肚明,但仍故作姿態去爭取台灣的國際空間,為的只是一黨之私的政治利益而已。

  面對中國大陸不斷崛起,台灣的民進黨政府卻消極以對,不僅沒有積極的動力去改善兩岸關係,還以“維持現狀”之名、行推動“柔性台獨”之實。長此以往,難道不怕危及台灣的生存嗎?蔡當局之所以有恃無恐,主要是源自於島內長期瀰漫的迷思(myth),認為一旦大陸在台海動武,美國基於自身的《台灣關係法》和對台的“六項保證”,肯定會出兵保護台灣。但果真如此嗎?特朗普難道不可能“棄台”嗎?

  特朗普如何計算利害

  所謂“棄台”,指的是美國用明示或暗示的方式表達,在台海衝突中,不再以軍事的方式保障台灣的安全。對於特朗普而言,由於原先政治門外漢的背景,以及出身自商業大亨的身份,讓他相較於一般常規的政客,更少受到以往政治常識與政治信念的束縛,也更有可能促成重大的戰略調整,包括在特定條件下,不再以軍事手段保障台灣的安全(“棄台”)。另方面,“商人重利輕別離”,相較於道義的考量,是否“棄台”的決定往往是利害的計算扮演了最核心的角色;只要條件得宜,特朗普的結論已呼之欲出了。在計算利害的過程中,受兩個因素的影響很大,一個是美國國內情勢,另一個則是中國如何應對。

  一開始要區別清楚的,就是“棄台”是否損及美國的核心利益。如果損及核心利益,即便付出重大代價也要堅持、周旋;如果不屬於核心利益,同時維持的代價又太高,就很有可能放棄。美國國內雖然有《台灣關係法》來規範美台關係,但在實際行動上,美國主要是以出售防衛性武器的方式增進台灣的安全,並未承諾美國有出兵台海的義務。而在軍事上保護台灣是否符合美國的核心利益,則長期以來在美國國內都存在爭議。隨著中國國力的增長,此爭議在近年來還有逐步升高的趨勢。包括攻勢現實主義(offensive realism)的理論大師米爾斯海默(John Mearsheimer)在內的許多美國的理論與政策專家,對出兵台海都有異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