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港澳論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黃智彥語中評:大陸佛系青年和台灣小確幸

http://www.CRNTT.com   2018-02-09 00:09:19  


逢甲大學公共事務與社會創新研究所助理教授黃智彥。(中評社 林谷隆攝)
  中評社台中2月9日電(記者 林谷隆)台灣逢甲大學公共事務與社會創新研究所助理教授黃智彥接受中評社訪問表示,台灣人才轉賣小吃的現象,可從幾個主因分析,其一是青年“小確幸”心態,認為自己無法達到四、五年級(50後、60後)的大成就,改賣小吃可能是最佳選擇。其次是台灣沒有長期產業發展計劃,教育在招生名額、學生就業接軌都亂了套,如果人才只是追求短期滿足,一旦發展不成功,長期恐導致失業率上升等社會問題。

  黃智彥,美國紐奧良大學都市暨公共事務學院博士,現任逢甲大學公共事務與社會創新研究所助理教授、逢甲大學景觀與遊憩研究所助理教授,曾任逢甲大學創新育成中心、技術授權中心主任,也曾多次獲聘在經濟部“地方特色產業”、“魅力商圈”、“小鎮商街”等計劃擔任中央甄審或考核委員。

  黃智彥表示,他研究商圈發展已經有15年,台灣商圈有一定的發展軌跡,如果一個商圈能夠存活超過10年,代表該商圈的立地條件有優勢,周遭人潮足夠支撐商權存活,後續只是店家從數十家到上百家的差別,一般這種商圈都是平日有足夠的基礎流量,而非只靠假日的旅遊人流。

  黃智彥提到,逢甲商圈是復合型商圈,幾乎有超過9成5都是零售業,而非是批發業,所以急需要外來的觀光人口支撐。去年逢甲商圈的旅客數量掉這麼快,主要就是海外觀光客減少很多,特別是陸客,而台北、高雄旅客來台中旅遊也減少,所以人潮會少的很明顯。

  黃智彥告訴中評社,逢甲商圈等同逢甲夜市,以夜市的型態融入在商圈的範圍內,但台灣有太多的夜市就是夜市,附近沒有商圈,多數都是在郊區找到一塊地,聚集一些攤商,“旱地拔蔥”式的形成一個觀光夜市,只是靠攤商來產生聚客效果,一旦顧客新鮮感不再,人潮就會流失,去年台中倒閉的六處夜市,幾乎都是如此。

  黃智彥提到,“旱地拔蔥”式的觀光夜市跟傳統夜市的型態不同。傳統夜市幾乎都是有一定的週期性,一個禮拜只開業1至2天,夜市會依附在商業區附近,不會倒是因為本來就有人潮流量,而觀光夜市則多數在郊區,本身的人潮流量不夠,必須靠活動來製造流量,如果活動結束,或是攤販沒有特色,就會收攤。

  對於台灣這幾年冒出很多類似的觀光夜市。黃智彥分析,主要是因為台灣對外經貿發展不好,經濟的重點回到“內需型經濟”,民眾薪資沒漲,不會出國旅遊,也不會購買奢侈品,更不想花錢吃大餐,所以逛夜市則成了最佳休閒,不只可以消磨時間,還不用花很多錢,讓全家就可以達到短暫休閒目的。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