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港澳論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評智庫:中美博弈原則不交易 經貿可協商

http://www.CRNTT.com   2018-06-04 00:09:38  


 
  從此次美國參眾兩院535位議員全票通過“與台灣往來法”可以看出,美國國內有一股非常強大的反華勢力。這股反華勢力的政治基礎,是美國保守主義的核心——軍工複合體、財團、媒體、智庫、教會以及對在全球化下失去中低端產業工作機會而極度不滿的工會、“紅脖子藍領”階層等。從中不難發現,美國反華勢力的政治基礎是非常深厚的。中國駐美使館成立近四十年來,在這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但這些努力竟然難以影響哪怕是一位參眾兩院議員,這就深刻反映了中美關係的政治基礎不穩固、不深厚,不牢靠,這是未來中美關係發展的最大阻力所在。 

  引發美國保守主義勢力對中國做出一系列挑釁和改變政策舉措的,是他們根深蒂固的冷戰思維和對於中國發展的戰略猜疑與戰略焦慮。他們完全忽略了全球化與地緣經濟幾十年來的影響和作用,無視今天的中美關係發展和利益聯結已經到了休戚相關的密切程度;反而認為全球化和中國崛起是導致美國衰退的最重要緣由。

  而對於中國的戰略猜疑、誤解和焦慮,更是近年來彌漫在美國戰略界和智庫、媒體的一股濃厚毒霧。一反過去的“中國崩潰論”,他們將“中國威脅論”乃至“中國經濟侵略論”作為戰略塑造和輿論煽動的焦點。他們始終以懷疑的眼光看待中國的崛起與發展。特朗普政府的首席貿易顧問納瓦羅就是其中的典型。2011年,納瓦羅在其與人合著的書中誇張地宣稱,中國產品導致5萬個美國工廠關閉,讓2500萬美國人失去工作。而2015年出版的《臥虎:中國軍事化對於世界意味著什麼》書中,他更主觀地分析中國軍事崛起的意義,認為中國可能成為當年偷襲珍珠港的日本帝國的翻版。這種自我演繹的戰略幻想和猜疑嚴重誤導了美國政治精英對華戰略態度。

  而戰略猜疑的觀念一旦發酵,就可能成為自我實現式的預言,導致敵對狀態。從目前的種種事態看來,這種戰略猜疑的惡意種子已經深入美國高層政治精英的思維觀念中。今天特朗普政府內,從國務卿、國防部長到國家安全事務助理、經貿顧問、貿易代表,無一不是鷹派人物,有的甚至是極端鷹派,如新任命的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博爾頓。博爾頓向來主張單邊主義,無視國際社會。他公開呼籲“轟炸伊朗”,強硬對付中、俄,甚至主張美國與台灣恢復外交關係,呼籲美國政府重新審視“一個中國”政策。難怪《紐約時報》稱“博爾頓真的很危險,沒有人會比他更可能帶美國走向戰爭”。

  《與台灣往來法》簽署後,特朗普政府立刻派出美國國務院東亞暨太平洋事務局副助理國務卿黃之瀚和商務部副助理部長史宜恩訪台。其意圖不外一是試探中國的戰略定力;二是造成法律生效的既成事實,為未來高層級的美台官員互訪做準備;三是為台灣打氣。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