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港澳論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中評智庫:新形勢下中美與台灣新態勢變化

http://www.CRNTT.com   2018-06-19 00:20:17  


 
  美國從克林頓時期起,將亞太地區作為一種戰略,並提出建立新太平洋共同體,當時美國在亞太享有充分的經濟利益;小布什時期把中國大陸當成挑戰美國霸權之挑戰者,但卻又遭遇恐怖主義的威脅;奧巴馬認識到亞太地區對美國具有重要價值意義,將戰略重心轉向亞太,故提出重返亞太及亞太再平衡的說法。台灣面臨選邊站的命運,當時的美國提出TPP(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係協議)來對抗中國大陸為主導的RECT(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台美關係在“國防”、軍事、情報、“外交”、經貿及安全議題上緊密地合作;等到特朗普上台後,不僅先顧及美國國內經濟民生及各項問題的處理,而且也加強與亞太盟友的夥伴關係,而台灣自然就是美國結盟的對象,也因此台灣長久以來一直扮演美國的工具角色。

  從國際政治中戰略三角的角度來看待現今的中美台新態勢變化,這三方行為體彼此相互牽連,任何一方行為體的安全在相當程度上依賴另兩方關係的互動。學者Jan Triska就認為戰略三角的本質就是以問題為基礎的賽局理論(Game Theory)②;Lowell Dittmer所提出的戰略三角理論當時作為冷戰時期觀察強權間的對抗與合作,過去在冷戰時期中美蘇三方戰略三角是大三角,而美中台三方關係則被許多國際關係學者認為係小三角③,大三角關係瓦解後,小三角等所代表的關係就顯得格外重要,這種以區域格局為主的小三角,就成為研究的重心。

  對於美中台三方來說樞紐角色往往是最關鍵的,而美中台三方關係呈現出幾種現象:一是權力的不對稱,二是溝通無法有效進行。這使得套用戰略三角理論越來越困難,台灣處在權力不對稱的小三角賽局中,未來處境恐怕越來越難,籌碼亦越來越少;這主要的關鍵在於蔡英文政府已經選了親美路線,使得台灣未來很難在小三角的格局中找到自我的利基。

  二、美中貿易戰將持續一段時間,台灣角色尷尬

  針對中國大陸“經濟侵略”(economic aggression),美國總統特朗普日前於2018年3月22日在白宮簽署總統備忘錄,表示美方將基於“301條款”對中國採取貿易行動,對部分大陸商品加徵懲罰性關稅。而中國大陸隨即宣佈反制措施,針對部分美國進口產品課徵關稅,美中貿易戰自始展開。

  根據白宮與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發布的資料,特朗普指示相關單位採取一系列行動,包括增加關稅、訴諸世界貿易組織(WTO)爭端解決、投資限制,以應對中國大陸涉及用不公平方式獲取美國技術的行為、政策與舉措;可能增加關稅的產業包括:航天、資訊科技、機械產業,總值高達600億美元。未來視反應、影響與效果,可能還有第二波報復行動。而中國商務部聲明,關稅報復行動暫定包含共7類、128個稅項產品。第一部分共計120個稅項,包括新鮮水果、乾果及堅果製品、葡萄酒、花旗參、無縫鋼管等產品,擬加徵15%的關稅;第二部分共計8個稅項,包括豬肉及製品、回收鋁等產品,擬加徵25%的關稅。依2017年的統計數據,涉及的美國對中國出口商品金額約30億美元,未來不排除後續報復行動④。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