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 |
中評智庫:美全球民主聯盟劍指何方 | |
http://www.CRNTT.com 2021-03-20 00:04:42 |
其一,美國投入了財力,提供了安全保障及相關優待安排,大西洋兩岸的盟友關係是其他普通國家關係所難以比擬的。 其二,美國與盟友之間儘管也有分歧和矛盾,但曾經攜手度過了艱難歲月,甚至經歷過“鮮血凝成的友誼”。戰後很多盟國的政府甚至就是美國所扶植起來的。這種歷史的慣性所帶來的趨勢不容忽視。 其三,美歐具有相同的價值理念。美國和絕大多數盟國的價值理念是相同或類似的,推崇西方自由主義民主價值觀,政治制度和價值理念乃至生活方式都比較相近,相互認可度高。這有助於強化美國的同盟體系。 其四,作為霸權國家,美國具有強大的號召力和動員力,“頭羊效應”顯而易見。正是基於上述三項因素,美國才建立起強大的同盟體系,成為其霸權的主要支柱。反過來,美國的綜合國力至今沒有任何其他國家能夠匹敵。即便個別盟友或夥伴有不滿情緒,但也不會輕易帶頭去挑戰美國,因為那樣風險性很大。美國可以憑藉強大的實力,可以軟硬兼施,穩住隊伍。 其五,西方國家有了危機感,因此有意“抱團取暖”。現有的國際秩序是西方資本主義國家所主導建立起來的。面對發展中國家,尤其是中國這樣一個東方共產主義大國的快速崛起,西方國家內心深處還是有排斥的。毫無疑問,這種“全球民主聯盟”帶有濃厚的意識形態色彩。這是以價值理念和意識形態為取向的新聯盟,意在維護西方所主導的國際秩序。某種程度上,與其說是一種霸權心態的產物,不如說是一種不自信的表現。 大西洋兩岸的關係也會時不時出現矛盾,發生爭吵,但至今並不足以讓美國的同盟體系分崩離析。隨著綜合實力的相對衰落,美國越來越要求盟友和夥伴承擔更多的安全防務。與此相對應,美國的盟國們也變得越來越自主獨立,因此也會根據自身的利益評估來做出政策抉擇。比如,歐盟不顧美國的強烈反對也要與中國達成投資協定,就是經過了七年的反復觀望琢磨和深思熟慮而做出的決斷。這是一種務實的利益選擇,但這並不意味著價值理念上對中國的認可。 就“全球民主峰會”參會範圍而言,民主十國(D10)參會是基礎,然後在此基礎上適當增加歐盟國家或整體吸納歐盟,兼顧美國在各個地區如中東、拉美、非洲和東南亞的夥伴參加這個峰會。如果參會國家太少,既缺乏代表性,也很難發揮影響力。 受邀國家名單將被認作是拜登政府決定要親近或疏離哪些國家的重要標準。無論峰會在何時舉行,中國、俄羅斯、伊朗和朝鮮等國幾乎可以肯定不會受邀。相反,這次峰會將可能討論如何在網絡和科技領域反制中國和俄羅斯。不僅如此,美國一些非政府組織(如“國際共和研究所”)和政客呼籲拜登政府邀請台灣參加民主峰會。 |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