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港澳論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 
大咖講書:中評青年對話劉瀾昌全文

http://www.CRNTT.com   2021-06-01 00:02:13  


 

  談媒體作用:為政府提供建設性意見

  中評社記者:您在書中提到,“回歸20年來特區政府似乎一直在營造有利施政的輿論環境上手無利劍”。您認為,特區政府一直“手無利劍”的原因是什麼?下一步應該如何來突破? 

  劉瀾昌:我覺得有兩個原因,第一,英國人對香港電台控制很好,回歸前英國人強化港台編輯自主,埋下了一個釘子,使港台主要是批評港府和中央。

  第二,受整個西方媒體的習慣影響。西方政府控制輿論非常成熟,他們控制媒體的手段與內地不同,不是由自己的媒體直接發聲,而是通過控制的媒體或者間接的商業媒體發聲。回歸前,英國人覺得不需要有媒體為自己的政策護航,因為他們完全可以控制媒體,媒體不能夠罵英國女王、不能違法等,受到諸多限制。現在的西方媒體也是這樣,基本上採取間接調控的方式。

  那麼未來香港,我估計還是要學習西方的這一套,避免直接把內地這一套搬進來。要用間接的、潛移默化的能夠使香港人接受的各種手段,而不是通過硬壓硬灌輸,造成一種令自己滿意的假象。

  中評社記者:隨著政治環境趨於穩定,香港需要把重心轉到經濟民生上來,您認為,香港傳媒應該如何更好地去履行“第四權”,更好扮演監察政府的角色,真正為民生所需發聲?

  劉瀾昌:大部分香港媒體是報憂不報喜,以批評為主,這種質問批評的方式繼續下去,我覺得是有利於督促特區政府施政的。我現在對特區政府的工作效率非常不滿意,房屋政策、土地政策等等都在拖延,那麼如果有媒體去監督,會使它提高效率,當然建設性的意見非常重要。

  未來在政治鬥爭氛圍沒有那麼激烈的情況下,我覺得會存在市場調節,謾罵的色彩會降低。一個記者去記者會提問,他肯定希望所有人都接受他的問題,而不是對他另眼看待。而且,未來也會有競爭的情況出現,因為香港媒體很多,記者的提問水平也看得出來,真正有水平的提問,與態度、表情無關,而是要看能不能抓住問題的要害。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