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港澳論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 
中評智庫:美國“制中強台”戰略有效嗎?

http://www.CRNTT.com   2021-11-29 00:08:08  


以軍事干預其他國家的內部政治,對美國而言已經是一個常態性的行為。
  中評社香港11月29日電/台灣國際戰略學會理事長王崑義教授、台灣國際戰略學會秘書長張明睿博士在中評智庫基金會主辦的《中國評論》月刊11月號發表專文《美國干預台灣:“制中強台”與軍事威懾》。作者認為,美國對於中俄的大國競爭,以不同的戰略語言區別,乃是基於影響“美治和平(America Pax)”的整體比較結果,將俄羅斯視為軍事威脅者,視中國為全面性的競爭者,間接承認中國國力是美國權力與安全的“威脅者”,超越了俄羅斯軍事威脅的分項戰略能力,中國崛起所產生的“權力競逐”與“權力移轉”,這項思考已經深植於美國戰略制定者的意識。為了平衡中國的崛起,美國實施前進戰略,將戰略行動推進到西太平洋第一島鏈內水,台灣被美國視為戰略支點,透過“政軍”措施,美國爭取“一中政策”的自由裁量權,這就與中國引發了主權“干預與融合”的對抗,此舉具有高度戰略性質。任何一國示弱將成為一種難以想像的後果。文章內容如下:

  壹、美國新干預主義的重現

  主權是一個古老的概念,起源於1648年“西發利亞合約”(威斯特伐利亞合約)所確立的國家主權平等與領土主權原則,其意義是指國家在其境內具有完全管轄權力。但隨著二次大戰之後,國際組織與機制的建構,絕對主權觀念產生了蛻變。

  冷戰時期,前蘇聯領導人布里茲略夫提出“主權的有限性”,認為集團利益高於成員各國的利益,需要時成員國主權必須有所讓渡,這也成為前蘇聯軍事干預成員國家內部政治的理由。

  冷戰結束後,西方國家從“人道災難”角度出發,主張“人權高於主權、人權無國界、主權過時論”等以軍事干預與和平建造,作為干涉一個國家內部政治發展的藉口。其實,軍事干預觀念背後的思想,主要是來自於西方“民主和平論”的啟迪,他們認為“一個政權對人民實行恐怖統治,拒絕基本的人權和民主的時候,就應該把主權拋到一邊” 。〔1〕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