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 | |
中評智庫:促和統 第七屆中華文化論壇綜述 | |
http://www.CRNTT.com 2022-02-21 00:06:01 |
天津大學台灣研究所副所長何慧俐認為,媽祖文化是中國大陸和台灣在文化交流上一個相當重要的橋梁。媽祖文化所展現出的人文特質,主要可以從“大愛無私”“勇敢無畏”“和平無懼”三面向展開。兩岸應該由共同的媽祖信俗文化中,發掘民族性裡共同擁有的文化人格特質,以內在文化精神上的心靈契合,引領“兩岸”及“人類”命運共同體未來發展的方向。 天津國際友好聯絡會研究員邵寶明分析了媽祖文化在津台兩地社會生活中歷史變遷和地位差異,認為通過媽祖文化活動可以增進台灣民眾對大陸的親近感和認同感,推動津台兩地文化、經貿、旅遊等領域的交流合作,促進兩岸政治關係發展。 台灣國學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張家獻認為,要改變台灣青年人對兩岸關係的迷思,首要從課綱的去中國化來探討,另外得分析年輕朋友接收訊息的習慣性,藉由影音短頻的影響,間接讓年輕朋友對大陸認同破除迷思。建議徵集各行業各領域100位台商故事,藉由心向大陸、憂心兩岸的影視人才,編劇、拍攝、製作,在各大視頻平台播放,以影劇引導台灣青少年建立對大陸、對兩岸的正確認知。 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博士研究生齊艶認為,從未有過參政經驗,柯文哲以“政治素人”身份參選台北市長受到追捧,突破島內一直延續的藍綠政治格局,通過選舉成為“政治紅人”、“ 政治明星”,進而當選為台北市長,被稱為“柯文哲現象”。這一現象意味著台灣選舉政治中出現了新的拐點,表明台北市民厭惡藍綠惡鬥,不滿當前社會經濟狀況,台灣公民運動蔚然成風,尤其是年輕世代政治參與意識空前高漲,期待通過選舉改變現實,新媒體也為其政治參與提供便捷通道。以柯文哲為代表的台灣民眾黨已經成為台灣“第三勢力”或台灣政治版圖中重要的一部分,對台灣政局產生一定影響,在兩岸關係中也扮演著重要角色。 全國台灣研究會理事鄭劍認為,台灣大量民眾在兩岸關係、統“獨”抉擇問題上的思想心態,已經自覺不自覺地進入“前統一意識”狀態,並推動著整個台灣社會向“前統一階段”演進。這種“前統一意識”集中表現為,一方面認識到兩岸統一業已不可避免且可預見,另一方面既抵觸抗拒又無可奈何。目前主要特點有,對統一的抵觸抗拒情緒化,對統一的恐懼心理日趨加重,反統成為“政治正確”的“道德標杆”,對台海“必有一戰”的認知明顯上升,願意為拒統甚至“謀獨”而戰的比例有所增大,對國際干預的期盼和“感恩”心理持續增強。在台灣民眾的“前統一意識”諸現象中,也有對推進統一有利的一面:對統一必然性和可以預見性的認知實質上升,推崇更加務實和個人主義的人生觀價值觀,對美國的不信任感依然不低,更多的人能夠主動或被動地在兩岸必然統一的大前提下思考規劃個人生涯。 華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博士後張立齊認為,台灣“主流”媒體傳播內容都有為特定政治立場進行政治辯護,大陸方面有很多的信息都會經過台灣的媒體再加工,要麼選擇曲解,要麼片面放大,更多是誇張抹黑,從而培養島內民眾抵觸大陸一切的情況。大陸方面除了仍然保持台胞證作為台灣同胞來往兩岸之旅行證件,還應當考慮核發賦予台灣同胞和大陸同胞一致的二代身份證件,使台灣同胞認識到自身天生就是中國公民。允許台灣同胞“入體制”,包括入團、入黨、入公職,包括了擔任三甲醫院的醫務人員、公檢法人員、以及參軍或成為黨的骨幹等等。 |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