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港澳論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中評深度:劉國勳談香港北都建設

http://www.CRNTT.com   2022-08-25 00:04:27  


香港立法會議員劉國勳與中評社記者在落馬洲進行實地採訪。(中評社 陸文煜攝)
 

  香港作為一個國際大城市,資金完全不是一個問題,但特區政府需研究如何加強投資,引入新的資金進來。但我想強調,發展香港北部並不是由零開始的,這裡已經有足夠的土地,當然發展一定要涉及基建,涉及資金。在發展北部中,完成規劃之後,通過賣地,有一定的收入來源在該地區獲取,特區政府做基建及商業、產業的發展,或者建設私人住宅亦會提供收入。

  特區政府也可以透過其他的模式,增加該地區的收入,例如Rail+P(鐵路加物業發展),以後北部會建五個鐵路,開支很大,但可以透過鐵路加物業發展計劃,帶來回報來覆蓋一些在基建方面的支出,在道路方面也可以使用這個計劃。另外,基建項目可以進行發債,讓市民可以透過發展的過程享受紅利。除了發債,還可以通過公私營合作模式(PPP模式)來發展計劃。以PPP模式造地在香港亦非全新概念,過去亦曾有透過公私營合作發展土地的個案,發展沙田新市鎮的個別項目便屬此例。1970年代中期,由4家發展商組成的聯營公司就承接政府的合約,負責進行一幅約56公頃用地的填海、地盤平整及建造工程。工程完成後,七成土地轉交政府作公共房屋及基建發展之用,其餘部分則由私人發展商留作發展一個大型私人屋苑。

  當然還有其他很多的發展模式,比如,特區政府收了新界北的土地,不是即時給錢,日後在明日大嶼填海得來的土地,再做交換。總體來講融資的模式可以是很多元化的,亦可以將北部都會區與明日大嶼聯通起來。香港作為一個國際金融中心,融資及發債的系統非常成熟,甚至能在過程中創造新的機遇,令更多的資金流入香港,市民亦可以透過債卷享受城市發展的紅利。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