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港澳論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中評數據:通緝令下 香港輿情如何

http://www.CRNTT.com   2023-07-12 00:02:21  


圖1 自2020年6月30日以來香港社交媒體涉國安處執法行動及國安案件審判的輿情聲量與關注度變化 (中評智庫大數據中心製圖)
  中評社香港7月12日電/香港特區政府日前首次發布懸紅涉違國安法人士的通緝令,引發社會輿論的關注。中評智庫大數據中心經過分析認為:香港市民對涉及國安元素的執法與司法程序皆形成常態認知,因此通緝令的輿情風險大為降低,借相關議題進行煽動性群眾動員的言論已趨式微。

  7月3日,香港警方國安處對8名海外港人發出通緝令,分別為前立法會議員許智峯、前立法會議員郭榮鏗、前香港眾志主席羅冠聰、“我要攬炒”團隊發起人劉祖迪、全球登報眾籌發起人郭鳳儀、前法政匯思召集人任建峰、前職工盟總幹事蒙兆達、以及時事評論員袁弓夷。兩日後(7月5日),警方國安處再拘捕林朗彥等4名前香港眾志骨幹成員,其涉嫌透過一間顧問公司於背後運營“懲罰Mee”平台,藉此為上述提到的通緝人士羅冠聰提供金援。這是香港特區政府首次發布懸紅涉違國安法人士的通緝令,故在香港社會引起較大的關注與討論。

  如圖1所示,本次警方國安處通緝8人的執法行動,並沒有在香港社會引起重大震盪,香港社交媒體涉相關議題的聲量與關注度雖有上升,但遠不及過往的國安案件所形成的輿情熱度峰值。由於自2020年中以來香港警方已展開多起國安行動,且很多涉國安的案件也在審訊中或已結案,因此多數香港市民對此類議題並不驚訝。香港社會雖仍會關注涉國安案件的動向,但對於警方的國安執法行動、以及進一步的司法程序已習以為常,相關議題再難在輿論場掀起驚濤駭浪,涉國安議題的輿情風險也相應降低。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