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港澳論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 
中評智庫:美對華戰略競爭如何應對

http://www.CRNTT.com   2023-08-13 00:01:22  


 
  一是在大國政治維度,護持美國霸權的實力地位。在“國際關係的根本性質千年未變,國際關係一直就是行為體在國際無政府狀態下圍繞財富和權力的爭奪” 的國際社會結構下,體現為霸權主義的大國政治,亦稱強權政治,都會基於本國利益優先的現實主義法則制定外交政策,甚或在與其他國家的交往中不惜違反一定程度的國際法原則或規則而侵犯他國主權、干涉內政,從而謀求全球或者地區的統治地位。 檢視美國霸權的歷史演進過程,可以看到超強的國家實力始終是美國獲得霸權和護持霸權的一個根源性因素。 換言之,在一個無世界政府的民族主權國家體系里,衹要護持美國霸權的實力地位,美國就能維護、拓展和實現自身的國家利益。

  從現代美國外交戰略歷時超過70年的對外政策實踐來說,獲得實力及實力地位一直是美國外交政策得以順利推行的前提,也是戰後美國對歐政策構建的核心概念之一。 因為護持美國霸權的實力地位,不僅能使美國按照自己的意志行事,也能使美國的盟友和對手按照美國的意志行事。這也是國際關係現實主義理論所強調的,“強者能其所事,弱者受其所難”。再者,作為21世紀的全球性大國,美國霸權的實力地位既在於其對美國國家綜合實力的全面運籌和行使,也在於其是由一個覆蓋全球的同盟和聯盟所組成的精細體系支撐的。

  概言之,致力於以實力地位捍衛美國在國際社會結構下的大國政治和在全球範圍內的霸權穩定,是二戰結束以來“美國治下的和平”的大戰略目標,也是後冷戰時代美國延伸“單極時刻”並打造單極秩序的霸權慣性使然。為此,面對2008年金融危機後美國實力相對衰落和中國實力快速提升帶來的國際力量格局對比和地區主導權的重大變化,尤其是隨著“一帶一路”和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等一系列富有國際和地區影響力的中國倡議的提出和落實,美國便自然而然地將中國視為挑戰甚或威脅美國全球霸權的對手,且是1991年蘇聯解體以來最具實力的國家行為體對手。正如美國總統拜登指出,要“從實力地位”出發,與中國展開“激烈競爭”。 

  二是在國際秩序維度,強化美國領導的自由主義國際秩序。雖然國際社會存在無政府狀態,但這不並意味著無一定程度的國際秩序,因為有國際交往就必然有國際秩序。而“國際秩序指的是國際行為的格局或佈局,它追求國家社會基本、主要或普遍的目標”。歷史地看,國際秩序的演進歷程與國際社會中大國的興衰規律緊密相關,處於一種動態變化中。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國際秩序是一種國際公共物品,它由各主要行為體尤其是大國提供,又體現並導致了大國之間的合作與衝突。 就當今國際秩序的變遷過程和外在表現特徵來說,可謂是“兩種”秩序的“混合型”秩序,一種是根據威斯特伐利亞體系主權國家原則構建的以《聯合國憲章》為國際法基礎規範的國際秩序,一種是源於冷戰時期以美國同盟體系為核心的“西方陣營式”的國際秩序,但美國都是此“兩種”秩序的創建者和主導者,特別是就後一種秩序而言,因為該秩序——以美歐國家集體安全、經濟相互依賴和國際制度規則等自由主義思想為內核——贏得冷戰並催生“歷史的終結”,以致被視為具有“普世價值”的“美國領導下的自由國際秩序”。在此意義上,正如約翰·伊肯伯裡指出,雖然自由主義國際秩序發軔於少數幾個西方民主國家,但在冷戰終結之後,這一秩序從西方民主國家之間的“內部秩序”成功擴展為在全球範圍內適用的“外部秩序”。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