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港澳論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 
中評月刊:立陶宛對華政策的變化與涉台挑釁

http://www.CRNTT.com   2024-10-24 00:02:07  


台北立陶宛商品展示中心
  中評社香港10月24日電/西南醫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四川省台灣研究中心研究員王先偉博士與海南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海南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海南大學分中心研究員彭興智博士在中評智庫基金會主辦的《中國評論》月刊9月號發表專文《立陶宛對華政策的變化與涉台挑釁》,作者認為:中國和立陶宛建交30多年以來,現階段立陶宛對華政策發生了明顯變化。基於地緣政治學與國際關係相關理論,構建外部結構與內部認知這兩個維度組成的新型分析框架,經研究發現現階段立陶宛對華政策的變化是由多種因素共同作用而成。在外部結構的維度,中美戰略競爭與拜登政府上台、俄羅斯地緣戰略調整、歐盟改變對華認知與戰略這三個層面因素影響了立陶宛對華政策轉變。在內部認知的維度,立陶宛國內的政治認知變化、價值認知變化、安全認知變化這三個層面因素也影響了其對華政策轉變。從短期看,當前立陶宛對華政策或許能獲得美國與歐盟的口頭支持。但從長期看,當前立陶宛對華政策過於短視,不但損害中立兩國關係,而且對立陶宛本國的長遠發展也毫無益處。立陶宛應認清國際政治的發展大勢,糾正目前錯誤的對華政策。文章內容如下:

  一、問題的提出

  在國際形勢變化、國際結構轉型與百年大變局的背景下,國際關係領域出現一些新變化。隨著大國之間的競爭日益激烈,處於地緣政治格局中的小國也調整外交政策。較為明顯的是,近年來,立陶宛的對華政策發生明顯的變化,現階段其對華政策不斷對中國發起政治挑釁,已在國際政治中違反一個中國原則,違背國際關係準則。2019年至2023年,立陶宛先是直指中國威脅其國家安全,並多次在香港、新疆、台灣等事務上挑釁,然後又宣佈退出中國—中東歐的“17+1”合作機制,再後來竟同意台灣當局在維爾紐斯設立“駐立陶宛台灣代表處”,成為與中國建交國中首個允許台灣當局以“台灣”名義設立“代表處”的國家。①此舉嚴重損害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導致中國政府召回駐立陶宛大使,將兩國外交關係降為代辦級。這使立陶宛成為目前與中國建交的一百多個國家中唯一一個外交關係為代辦級的國家。即使如此,近期立陶宛仍派遣官員竄訪台灣,對此中方決定對立陶宛相關官員採取制裁措施,並暫停在相關領域的交流合作。對於這些政治現象,特別是關於立陶宛對華政策的變化,無論是在實務層面,還是在學術層面,都應該引起重大關注。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