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國際視野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鄭永年:執政黨需吸納社會力量促改革

http://www.CRNTT.com   2008-12-30 17:17:37  


新加坡的發展經驗,值得中國借鑑。
  中評社香港12月30日訊/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所所長鄭永年今天在《聯合早報網》發表評論文章,表示“中國政治制度不學西方,但這并不是說不能向社會吸取改革者”。作者認爲新加坡是個很成功的例子,就是從社會吸納人才,有效地解決了執政黨必須是人民的一部分的問題,所以“改革開放:中共應向社會吸引官員”。文章内容如下: 
 
  今年是中國改革開放30周年。無可否認,在這30年中,中國所取得的成就不僅超越了自己的歷史,也創造了世界經濟史上從未發生過的奇跡。一句話,整個世界因為中國的崛起而改變。但也不容否認,不僅發展過程中產生了無窮的問題,而且在繼續改革的道路上也面臨難以想象的障礙。

  很容易理解,在紀念30周年的時候,無論在海內還是海外,當很多人為中國成就而贊嘆的時候,也有很多人對改革開放產生了懷疑、質疑,甚至有了抵觸情緒。在整個世界面臨金融危機的時候,這種情緒表現得尤為強烈,各種有關“主義”的爭論又浮現出來。

  如何紀念前30年?最富有意義的事情,是考量如何進行今後30年或者更長歷史時期的改革和開放。中國的成就因為改革開放而取得;因為改革開放而導致的問題也必須經由繼續的改革開放而得到解決。除了不間斷的改革開放,中國沒有任何其他的選擇可以途徑。

           開始關注弱勢群體利益

  在過去的30年,改革開放是由兩個相對獨立又互為關聯的過程組成,即對內改革,對外開放。但實際上我們也可以把改革理解為內部開放。正是因為是內部開放,改革獲得了巨大動力。中國的改革從經濟改革開始。

  經濟改革因此就是經濟過程逐漸向各社會群體開放。這個過程先是向農民開放,就是農村經濟改革。農村經濟改革把農民納入中國的經濟過程,為其他方面的經濟改革注入了動力。沒有前期農村改革的成功,很難想象工業改革的動力從何而來。

  工業改革本身也是一種開放的過程。當原先的計劃經濟體制力量還是很強大的時候,當時的領導人在不完全否認計劃體制的前提下,把經濟過程開放給計劃體制之外的力量,那就是非國有部門經濟。

  非國有經濟的發展最終對國有部門造成了巨大的壓力,從而為國有部門的改革造就了巨大的動力。向既定體制外的力量開放,利用體制的力量來克服舊體制的阻力,這就是改革。這是中國經濟改革成功的關鍵。

  政治方面的進步也離不開內部開放。經濟改革導致了社會經濟利益的多元化。利益的多元化必然要反映在政治過程中。政治過程的開放最顯著的就是反映在執政黨提出的“利益代表”的概念中。“三個代表”的概念就是說執政黨要代表方方面面的利益。

  在這個概念的引領下,執政黨成功地把政治過程開放給新興社會力量尤其是民營企業家。在近年,執政黨也開始關注工人、農民、農民工和其他在改革開放過程處於弱勢地位的社會群體的利益。

  無可否認,內部經濟開放和政治開放并非等速進行,經濟開放的速度遠遠大於政治開放;同時政治過程開放對不同社會群體的程度不同,對強勢群體的開放遠遠大於對弱勢群體的開放。但不管怎麼說,正是內部經濟和政治過程各方面的開放構成了中國內部改革的主題和動力。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