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國際視野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 30年來首遇周期性失業

http://www.CRNTT.com   2009-01-03 00:24:05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勞動科學研究所研究員張麗賓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官方的統計數據是目前中國的靈活就業人數占到總就業人數的20%左右。

  張麗賓認為,靈活就業是就業市場的自然規律,並非政府鼓勵就能大規模地增加,但政府可以通過一定的措施來增加這部分群體的安全感。

  最根本措施的是降低自謀職業的門檻,對於初創企業和微型企業給予稅收信貸方面的支持,減少城管對於擺攤設點者的處理等。此外,社保的扶持也非常重要,“雖然政策規定靈活就業者可以參加社會保險,但高達20%的費率讓這些人望而卻步。今年政府應該考慮進一步降低他們的參保費率,以穩定他們的就業。”

  在目前的積極就業政策中,只有持有再就業優惠證的下崗失業人員才能享受工商稅務的減免,這是一個很小的群體。張麗賓表示,若想通過靈活就業來緩解當前的就業危機,應該擴大這些優惠政策的適用範圍,將農民工、大學生、城鎮長期失業者等都納入進去,讓積極的就業政策更加普惠。

  政府資助大學生到企業實習

  據智聯招聘首席運營官趙鵬介紹,2007年、2008年、2009年這三年,總計近2000萬大學生走出校園,積壓下來的、正在出現的、即將出現的,大學生就業將直接影響到成千上萬個家庭。

  “人崗匹配是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基本準則,大學生就業難的根源就在於他們無法達到企業的這種要求。”趙鵬說。智聯招聘對企業所做的調查顯示,“沒有工作經驗,難以盡快獨立工作”是企業不願聘用應屆畢業生的首要原因。

  趙鵬建議,面對金融危機,企業、大學和政府應當聯合起來為大學生提供實習機會。具體的分工為:政府提供實習期間的工資和福利,企業提供實習崗位,中介組織搭建平台,大學加強對畢業生的組織引導。

  這樣做的好處是,在受金融危機影響期間能够有效創造就業崗位,幫助大學生獲得工作經驗,解決他們的實際困難,同時也可以幫助企業獲得一定勞動力,減低成本。

  曾湘泉表示,目前解決就業問題一個最簡單、也是最直接的思路就是通過財政增加預算,創造直接安置的就業崗位。“但這個崗位必須是一個有效的崗位,大學生去了之後有事情可做,不僅僅是短期內安置他們而造成未來的隱形失業。”

  這種崗位在公共服務領域很多,比如中學迫切需要職業指導師、農村的寄宿制學校緊缺生活老師,這些都是有效的就業崗位。曾湘泉認為,如果每個中學派兩名職業指導師,也就可以解決一批大學生的就業,而且這種崗位比留在高校內做助教或是當“村官”更有助於大學生的長期就業。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