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國際視野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歷經磨難的東歐猶太人

http://www.CRNTT.com   2009-01-17 07:50:00  


 
  不僅中國人,俄國文化也與猶太傳統大相徑庭。俄國人強調安詳平等,重精神輕物質。俄羅斯的經濟模式是一種自我調節的獨特模式,在於按照東正教的原則獲取合乎倫理道德規範的財富。陀斯妥耶夫斯基說:“東正教是俄羅斯的社會主義”,在東正教傳統中,我們完全可以找到對社會主義持肯定態度的充分根據,即對剝削、投機、貪財制度的否定。東正教不捍衛私有制本身,東正教也不維護資本主義經濟制度。他們認為,“經濟”這個詞首先是作為精神道德範疇而存在的;而中國人渴望一夜暴富“發橫財”,所以有一句俗語叫“馬無夜草不肥,人無橫財不富”,中國人向往“小概率”機遇和投機,認為“橫財”是瞬間脫貧致富的捷徑,世界各國的人都知道凡是華人都好賭,全球各地的博彩業都在做華人的生意。 

  猶太人似乎更傾向於一種勻速、持久的財富增長方式,也就是按財富增長的內在規律尋求高概率機會,用時間的長度降低波動的風險,這是一種可持續的財富增長方式,表面上看猶太人“很摳門”,實際上是對金錢的尊重、理性和嚴謹,他們相信財富的長期“恒守”。猶太人有一句名言:一個人由幸福到不幸只要瞬間,一個人從貧窮到富裕卻要終生。與波蘭人雇傭猶太人做管家一樣,19世紀的許多西歐要人都聘請猶太人做經濟顧問,據說俾斯麥的一個終生理財顧問跟了他30年,為他的家族創造了巨大的財富,從而也成就了俾斯麥的政治抱負。這位猶太管家主要是購買土地和森林,他的理念是,土地的價值隨著人口的增長每年遞增2%,木材的價格每年上漲2.75%,再加上森林每年的自然生長的價值,絕對是一個只賺不賠的投資。在他理財的30年裡,果然一直保證俾斯麥家庭的資產以每年10%的均速增長,這期間德國經歷了戰亂、通脹、蕭條,但是俾斯麥的森林和土地一直穩定增值。

  恩怨糾葛 

  隨著西歐工業化進程的加快,十六、十七世紀,對商品糧的需求劇增,東歐國家普遍出現了“二度農奴化”,即由於商品糧有利可圖,波蘭的貴族地主千方百計爭取政府敕封予“荒原”邊疆(烏克蘭)的德聶伯河兩岸未開墾土地的所有權。為了開發這些土地,他們以二三十年免收代役租的優惠條件吸引烏克蘭農民移居這裡,於是形成了烏克蘭奇特的社會構成。由於鞭長莫及,波蘭國王使這裡基本上成為波蘭大地主為所欲為的天下,整個西部最多時也就有40多個家族,他們富可敵國,擁有的土地和人口往往比西歐的一些小公國還要大。以最富有的大地主維什涅維茨基為例,他一人在基輔省就有71500處莊園,生活在他土地上的農民有23萬之多。波蘭大莊園主一般自己並不經營土地,不直接與農戶發生關係,而是把大批的猶太人從波蘭帶到烏克蘭為他們充當管家、工匠、商販、收租人等,可以說猶太人是波蘭向東發展的實際執行者。在烏克蘭,到處都活躍著猶太人的身影,比如1616年波蘭王室的土地半數以上都由猶太人經營,僅在貴族奧斯特羅茲斯基家族莊園裡就有4000名猶太人承租者。這樣三角形的階級構成恰好也就是民族構成:波蘭人是上層,哥薩克與烏克蘭農民是下層,猶太人是中間階層。烏克蘭的農民與哥薩克直接面對的並不是波蘭貴族,而是作為他們代理的猶太人。從此,烏克蘭人與猶太人之間世代的恩怨糾葛就這樣埋下了,因為在烏克蘭,民族矛盾同時也是階級矛盾。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