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國際視野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文懷沙自稱問心無愧 網友聲討打假到底

http://www.CRNTT.com   2009-02-21 10:33:10  


 
  崔:“有人追問你的年齡,你怎麼看?”

  文:“說我真實歲數88歲,能考證成48歲那才好呢。很多事情有具體情況,曲折而複雜,跟後來人說不清楚。”

  崔:“有人指責你在‘文革’中的表現,還提到其他一些同代人。”

  文:“那是一個混亂的年代。”

  崔:“有人說你不是‘國學大師’。”

  文:“我當然不是‘國學大師’,這還用他們問。國學是什麼?我不是‘哲人’,我是沒轍的人。”

  茅盾曾稱文懷沙“為人浮薄”

  在李之柔打理的文懷沙官方網站首頁,第一條新聞就是“聯合國教科文民間藝術國際組織授予文懷沙先生‘傑出文化貢獻獎’”,顯示了文懷沙在學術界不僅得到了國內認同,更是名揚國際。

  文懷沙的“大事年表”詳細記錄了這位老人的文化行蹤。在年表中,記者看到,在文懷沙90多歲的經歷中,除了在1947年寫過一本《魯迅舊詩新詮》、1950年代前期參與了楚辭翻譯之外,並沒有更多的學術成果,詩作也只有少數的幾首。至於《魯迅舊詩新詮》這部書,一直被文懷沙及其追隨者稱為“魯迅舊詩研究的開山之作”,也曾受到茅盾的質疑。茅盾曾在1977年致信給魯迅研究專家王德厚說:“(《新詮》‘引’中所謂‘此書初稿甫成,承茅盾先生改正錯誤之處甚多雲雲’,不是事實。一九四七年五月後我從蘇聯回上海,旋即赴香港。文懷沙為人浮薄,我們都避之。”茅盾更說:“我大膽猜度,這是個妄人,寫這本《新詮》為了騙人,卻在‘引’及‘按’中故意拉入一些文藝界人以示其交游之廣闊,也是為了騙人。”

  為此,文懷沙助手李之柔曾作文回擊。總之,在文懷沙漫長的人生道路上,其兩大學術亮點,受到學者的質疑遠比稱許多。而對文懷沙之所以著述偏少,與文懷沙親近的崔自墨則認為是“述而不作”,意即只說不寫。

  各界期待文懷沙正面回應

  文懷沙助手李之柔說:“文老從來不曾說自己是文化大師。”那麼,這樣顯赫的名頭又是怎麼來的呢?與文懷沙一起工作過的作家舒蕪去年說:“記者年輕,只能聽本人怎麼談就怎麼相信。文化大革命造成歷史的斷裂,今之中年已經不知道江青為何許人,四人幫是怎麼回事。可是另一面也就興起了懷古戀舊之風,老年人於是受到歡迎,青年們愛找他們談談舊人舊事。他們自己往往就是歷史的當事人、參與者、經歷者、目擊者,由他們親口說出來,讀者愛看,學者也收集作為材料。當然第一手不等於完全可信,這種材料使用起來要慎重,大家都知道,不必多說。”在舒蕪看來,大師的名號之所以叫得那麼響,和當事人的講述不無關係。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