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國際視野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 
中國區域經濟“大哥”之争

http://www.CRNTT.com   2009-03-01 08:21:14  


 
  我們考核官員政績的主要指標是他本地區的經濟增長總量,所以大家會上談得很熱乎,會下各打各的小算盤,碰到關鍵問題就合作不起來

  《瞭望東方周刊》記者肖强  北京報道

  廣東省委書記汪洋關于“大哥”的一番論述,同樣引起了諸多經濟學家的關注。在“保增長”的關鍵時期,汪洋爲何重提珠三角一體化?實現區域一體化的現實困難在哪里?《望東方周刊》記者就此采訪了4位專家,他們分別是:北京大學中國地方政府研究院院長彭真懷、中科院城市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方創琳、國家發改委國土開發與地區經濟研究所副所長肖金成、北京大學社會學博士時憲民。

  問題出在行政體制上

  《望東方周刊》:不知你們幾位看了《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最大的感觸是什麽?

  彭真懷:區域一體化的概念已經提得比較多了,但很多是停留在口頭上,事實上做得都很不理想。爲什麽?最根本的問題出在行政體制上。因爲我們考核官員政績的主要指標是他本地區的經濟增長總量,所以大家會上談得很熱乎,會下各打各的小算盤,碰到關鍵問題就合作不起來。比如,招商引資項目,城市之間的競爭很厲害,每個地方都搞幾種主導産業,結構上都很雷同;比如,在很小的區域內,重複建設機場、港口,這都造成了嚴重的資源浪費。

  坦率地講,區域一體化是個政治問題,不是個經濟問題。區域經濟學本身是一門政治學,研究區域經濟的專家如果整天把精力放在研究區域布局,那完全是空想,沒有切入實質問題。

  我特別希望有一兩個地方拿出大氣魄進行試點,全面梳理一下當前制約區域經濟合作的體制的、機制的、法規的障礙,真正打破區域封鎖和區域分割。這種探索對全國都具有非常積極的意義。

  所以,我希望珠三角在區域一體化中邁出實質性的步伐,打破行政藩籬,充分利用中央給的政策進行體制創新。應該把合作的重點放在發展戰略的對接上:産業上進行整體布局,貿易上進行整體協調,基礎設施上進行跨區域的規劃建設。

  方創琳:廣州和佛山的同城化是未來發展的主要趨勢,同城化包括金融、電力、通信、環保、基礎設施、社會保障等方面的一體化,是個系統工程。

  不過,跨區域協調有兩個難題:一是“大哥”和“小弟”之間怎麽在資源分配方面更公平一些。現在的局面往往是“大哥”占據優勢,占用了“小弟”的資源。二是在協調過程中行政區劃上的限制,如何建立有效的協調機制是個問題。

  肖金成:珠三角城市之間空間距離都比較近,基礎設施比較完善,實現一體化的條件是具備的,難度在于如何進行合作與分工。分工應該是互補的,要適度競爭,不能過度競爭。

  對珠三角而言,香港的金融和現代服務業的發展比較充分,對珠三角的輻射帶動作用比較强。但是,香港和內地制度不同。客觀上講,廣州作爲老大哥,還是應該發展金融服務業,輻射到整個珠三角地區,這樣和香港就存在著一定的競爭。

  珠三角實際上存在兩個中心:一個是廣州和佛山。廣佛的一體化是在第一個階段,所以目前也顯得更爲迫切。另一個是深圳和香港。深、港雖然存在制度上的差异,但是兩者在經濟方面聯繫非常密切,二者實際上是功能互補的。深圳高科技産業發展比較迅速,産業結構比較合理,如果要在現代服務業上發展,必須考慮給香港留出一部分空間。如果你都想把功能搞得很全,將來不可避免就存在競爭。

  在這個基礎上,珠三角的一體化,其他的城市都要承擔各自的功能。比如,東莞、中山等幾個城市的製造業要在更高層次上形成産業集群。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