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國際視野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為什麼不是“8萬億”

http://www.CRNTT.com   2009-03-09 07:13:06  


 
  中國的財赤規模與美國相比確實小之又小。面對金融危機,美國總統奧巴馬要求國會批准的財赤規模將占GDP 的12.3%,但是,這畢竟只是硬幣的一面,而其不容忽視的另一面則是,中、美兩國巨大的發展水平差異以及發展模式差異。正是這些差異,決定了兩國財赤規模雖可比鑒,但卻不可攀比。

  拋開美國的整體實力不談,單就結構性而論,美國比中國大幅領先的指標主要有:其一,居民消費對GDP的貢獻率高得多;其二,企業自主投資占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高得多;其三,製造產業占GDP的比重低得多。由此三項基本面決定,美國政府對調控力度的選擇餘地比之中國大得多。

  為保增長盲目舉債、盲目投資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從根本上來說,無論是受政府財力制約,還是為了提高經濟運行自主性,任何國家都不可能長時期、大規模地實行“赤字經濟”。關於這一點,處於經濟轉軌期的中國尤其應注重財政手段的杠杆作用,即通過不斷的體制與制度創新,培育和完善經濟增長的內在機制,從而既提高國債資金投資效益,又能够充分發揮市場機制調節作用。

  中國國情有其特殊性,雖然目前沒有過硬的證據表明我國積極的財政政策存在明顯的擠出效應,但是,經過此前數輪宏觀調控至少表現出以下兩點與之相關的問題需要引起足够重視:其一,政府主導下的投資行為效率有待提升;其二,經濟增長拉動因素中消費和投資貢獻率比例失調。而這些從側面反映出,把積極財政控制在合理範圍內有其現實及長遠的必要性。

  “好”字優先是中國自2006年底起明確樹立的發展要義,此後兩年,由於經濟持續處於偏熱狀態,宏觀調控較為明顯地體現出質量優先的取向。時逢群賢商國是,我們希望,面對突如其來的金融危機,中國自能堅持既定的發展思路,中國經濟不要重走以往驟冷驟熱的老路。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