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國際視野 】 【打 印
消費潛規則 由誰來抵制

http://www.CRNTT.com   2009-03-14 10:13:34  


不少“消費潛規則”是建立在消費者不反抗的基礎上。
  中評社北京3月14日訊/《錢江晚報》今天發表李迎春的文章,作者認爲“消費潛規則”是慣出來的。因爲很多“消費潛規則”往往是“點滴為之”,商家認准了消費者不會為了此等小事消耗時間和精力,也確信有關部門不會為了這點小事而興師動衆。這樣,“潛規則”就有足够的時間和空間茁壯成長了。 文章内容如下:
 
  隨著消費者權益日臨近,最近各地的消協都在積極地有所作為。最令消費者興奮的,莫過於中消協釋放出來的積極信號——將對多個消費領域的“潛規則”有所作為了。花樣百出的“消費潛規則”,一直以來,都是消費者心頭的一個鬱結。現在,這個鬱結或許能够得以舒解了,或許,許多的消費者正躍躍欲試,等著掀開消費潛規則的蓋頭來。 

  作為消費者,許多人都遭遇過這樣的經歷:在飯店使用消毒碗筷、毛巾要另外付費;包廂有最低消費;住賓館必須在中午12點之前退房;航班取消甚至無限期延遲卻不說明原因;部分商家明降暗升的打折促銷術;購長途汽車票必須購買兩元錢的保險費……諸如此類消費領域的種種潛規則,消費者往往只有搖頭嘆氣的份。而更令消費者困惑的是,“潛規則”層出不窮,逐漸向多個消費領域伸展,一不留神就深陷其中,許多人因此感嘆:消費陷阱,防不勝防! 

  消費領域之所以會存在大量“潛規則”,當然與部分商家惟利是圖不無關系。“無利不起早”,若是其中沒有諸般好處,商家當然也就沒有必要去絞盡腦汁“創新”規則了。以餐飲發票為例,如果你不要,他就不給,即使是消費者索要,許多商家也是猶抱琵琶半遮面。一次兩次不給沒事,當然日久就成了“通則”。不可否認,許多“潛規則”都是在“商家不斷的嘗試”、并沒有遇到“阻力”的過程中,逐漸地強加給消費者的。“潛規則”盛行的背後,折射出誠信的商業文化的缺失。可以說,正因為商業誠信的不足,才為“潛規則”的孳生和繁衍提供了充裕的養分。 

  然而,商業誠信的缺失和商家的惟利是圖并不足以令“潛規則”能大行其道。任何一項“潛規則”的滋生,如果有關方面能够積極履行職責,這些“潛規則”當然也就無所遁形,更不會遷延日久形成“通則”。例如,在此前的三鹿奶粉事件中,有關部門日前就“坦誠”,早就知道牛奶裡面會加各種各樣的料,只是沒有想到加的是毒藥。不可否認,有關部門的的怠於、惰於甚至不屑於履行相關職責,“牛奶加料”就逐漸成了行業的通則了,雖然這樣的通則是絕對不利於消費者的。可是,這些情況,如果不是有關方面“事後坦誠”,消費者怎能得知。以此看來,消費領域的“潛規則”也與有關部門的嬌慣不無關系。 

  當然,提升消費者的維權意識,的確是對付種種“消費潛規則”的一劑良藥。只是,這劑良藥也需要有“良醫”指導才有良效。很多時候,不是消費者沒有維權意識,也不是消費者不想投訴。然而,消費者在遇到消費領域的種種問題之時,要不就不知道該向誰投訴,要不就投訴之後不了了之。又加之,很多“消費潛規則”往往是“點滴為之”,商家認准了消費者不會為了此等小事消耗時間和精力,也確信有關部門不會為了這點小事而興師動衆。這樣,“潛規則”就有足够的時間和空間茁壯成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