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國際視野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 
張亞中:我的兩岸統合七大夢想

http://www.CRNTT.com   2009-04-20 00:15:41  


 
    結語:民族沒有夢想,不會偉大

  一個人的心量有多大,他的世界就可以有多大。一個民族的認同有多強,他的能量就可以有多強。

  毫無疑問,中國大陸有強烈的意圖追求統一,對統一路徑的思考是“和平統一、一國兩制”,這是屬於一種“機械式的安排”,即先統一後統合,兩岸先為一體再培養認同。台灣方面有一群人要離開中國,建立自己的認同,他們的訴求是“強化台灣主體性”,等待的是北京犯錯或中共政權崩解;也有一群人,認為憲法雖然不排斥統一,但是他們對統一沒有興趣,因為他們與中國的認同已經逐漸斷裂,他們的最高指導原則是維持現狀,以“兩岸關係物質化”為追求目標,對兩岸關係的認知是,透過兩岸“功能式的合作”,交流可以促進瞭解,互惠可以化解敵意,他們認為兩岸可以透過“功能性的擴溢”而逐漸解決爭議,現階段要的是“不獨、不統”,只要兩岸關係正常化。

  統合理論的研究者早已提出了警告,功能性的交流雖然有助於彼此的關係,但是不必然會增加彼此的認同,有時反而會產生“溢反”(spill back)現象。要讓統合不斷前進的不二法門,就是政治菁英在合作過程中的有效疏導。

  從任何一個政治聯合體的統合過程來看,都是大的一方必須扮演主導的角色。普魯士透過關稅同盟,建立一個日爾曼共同市場,最後促成了德國的統一。法德兩個大國做為歐洲的火車頭,帶領著歐洲統合前進。從國際政治經濟學來看,要做一個區域整合的領導者,最需要做的就是釋放“公共財”(public goods)與建立規則。

  以上的七項構想,做為民族一分子的七項夢想,有的是兩岸可以齊步努力,例如“文化統合”、“安全認同”、“和平框架”,但是有些部分是中國大陸必須釋放出更大的“公共財”讓兩岸或全球華人參與。相較於德國對歐洲貨幣統合所承擔的責任與貢獻,中國大陸也可以在兩岸的“貨幣統合”的過程中,主動扮演推動者的角色。在“身份認同”方面,為了整個中華民族的利益,中國大陸可以考慮跳脫傳統西方的國家思維,而以“中國是中華民族之中國”為基礎,率先發行“中華卡”。在“國際參與”方面,中國大陸更應該以寬廣的胸懷,釋放國際活動空間給另一塊土地的2300萬炎黃子孫。畢竟從民族主義角度來看,只要兩岸同屬中國,同為中國人,在這個基礎上,沒有甚麼不能談、沒有甚麼不能讓。
 
  “兩岸統合學會”未來幾年,將以呼籲、推動兩岸統合為主要工作。我們希望與中國大陸、港澳及美、歐、日、新加坡等華人較多聚居之團體建立合作夥伴關係,期望結合兩岸與華人知識社群,共同豐富兩岸統合的內涵與尋找有效的途徑。經由座談會、研討會、演講、網路、出版品,將理念傳播,共同為促進兩岸和平、推動民族統合而努力,衷心期望所有認同此一目標者,共同參與及支持。

  希望讀者不要認為夢想過於天真。人生沒有夢想,不會美麗,民族沒有夢想,不會偉大;人生沒有勇氣,無法前行,民族沒有勇氣,終究衰敗。格局決定了個人與民族的結局,讓我們用大格局來編織夢想,用大勇氣來使它成真。讓我們開始吧!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