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國際視野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深陷“嗆聲”泥淖里的台灣民主

http://www.CRNTT.com   2009-04-26 08:06:15  


 
  更糟糕的是,嗆聲原不失為庶民對政治不滿的直覺表達,現在卻反過來,以政治為職業的人物利用這種手法來作秀,把殿堂上的政策議論變成市井中的即興呼喝。如此一來,辯論過程不僅變得淺薄化,也因為夾雜強烈情緒而變得非理性化了。最明顯的例子是,近年台灣始終在抽象的“主權”議題上打轉,對經濟、社會、民生問題反而粗率以對,連扁家弊案也無法平心討論;近年台灣國力下降、經濟不振、官箴敗壞,這不是淺薄的嗆聲政治之害嗎?

  諷刺的是,嗆聲文化的大流行,包括“嗆”字成為台灣的常用詞彙,其實是公元兩千年以後的事。亦即,台灣已完成政黨輪替,政治人物反而開始大肆歌頌“嗆聲文化”,這正是異議精神劣質化及空洞化的開始。威權統治年代,異議人士猶能建構強大的論述去抗議統治者,及爭取支持者;相形之下,今天在野黨只要信口謾罵,就自以為盡到反對黨言責,這難道不是對民主政治的輕薄?

  的確,台灣的民主政治近年已進入了一個新的瓶頸,而把嗆聲文化帶進政治的民進黨如今也遇到了它發展上的撞牆期;這正是我們重新思考民主異議的時機。二○○一年的一個事件,也許有助於我們釐清一些思緒。

  那年,民進黨推出一個徵求“嗆聲新世代”的廣告,畫面中將希特勒和卡斯楚、李登輝、甘迺迪並列為勇於嗆聲的時代英雄,結果引起德國和以色列等國的抗議。這反映了其兩個思維盲點:第一,身為執政黨,卻鼓勵新世代向在野黨嗆聲,這完全是煽惑民粹的操作,也有違民主政治在野監督在朝之精神。第二,將希特勒和甘迺迪並列,顯示其歷史認知的淺薄,以及對民主價值缺乏真正的理想。

  的確,目前台灣民主的困境,不在反對的語言不夠豐富,也不在批評的情緒不夠辛辣,而在彼此失去了溝通的能力和對話的善意。民主需要比嗆聲更深刻的語言和思路來激盪思辨,粗暴的嗆聲文化只會讓台灣政治在騷動中日漸淺薄。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