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國際視野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預算公開 與其遲疑困惑不如直道而行

http://www.CRNTT.com   2010-01-27 11:12:15  


但願這份《通知》不要成為托詞,更不要成為桎梏
  中評社北京1月27日訊/財政部日前向各地財政機關發出徵求意見稿,準備要求各地“規範、有序”地推進地方財政預算信息公開工作。《中國青年報》今天發表評論員徐百柯的文章“預算公開與其遲疑困惑不如直道而行”,文章表示,“此次的《通知》並不新鮮,以往精神也有,原則也有,細節不缺,甚至級別更高…究其根本,只有人的勇氣才能釋放這些意見和通知的良性功效。我們期待各級各類相關者,解放思想,拿出勇氣直道而行。”其內容如下:

  “知情人士”日前向媒體提供了一份《財政部關於進一步做好地方財政預算信息公開的通知》(徵求意見稿)。該通知要求各地做好財政預算信息的主動公開工作和依申請公開工作,並對公開的內容、方式和範圍作出了統一要求。

  坦率地說,這份文件從立論到細則,並無新意。但觀察媒體連日來的反應,為何圍觀者眾多?

  原因很大程度上要歸於,披露此事的《第一財經日報》緊接著勾畫了各地財政官員的神情——他們反應不一,“有的贊同,有的遲疑”。一位官員甚至在內部會議上坦承,2009年發生的廣州和上海公開預算信息的事件,對財政口“觸動較大”。

  據報道,湖北省財政廳預算處的一位官員表示,各地預算信息公開的實踐進展程度不一,沿海發達地區較快,而西部地區較慢,不應作統一的要求。各地進度不一的一個例證是,東北某省的官員抱怨當地人大要求和財政廳預算執行聯網,而廣東省早已經完成了人大和財政部門的聯網。

  “統一”的尷尬還比如:目前深圳的預算編制已細化到了具體項目支出,財政資金用在購買車輛還是支付人工費都可以查到,而按照該《通知》,只要求編制到“類”級和“款”級。

  上海財政部門的一位官員則表示,對於依申請公開“非常困惑”。首先依申請公開之後財政部門無法約束申請人如何處理信息,而申請人往往向社會公布,所以依申請公開基本上意味著向全社會公開。其次,對於作為申請前提的“生產、生活和科研的特殊需要”如何判斷,也存在模糊地帶。

  由此看來,此番“統一要求”,對於預算公開當然可能是促進,然而在複雜的現實行政語境中,也並非沒有轉換成阻力的可能。但願這份《通知》不要成為托詞,更不要成為桎梏。學者楊鵬曾強調,預算公開還需革除思維荊棘和法律羈絆。壓力下的種種新規,是除草的鐮刀,還是需除的雜草,我們拭目以待。

  細細讀來,這份《通知》戴著一頂既像套話又頗能理解為真實感受的“帽子”:隨著民主政治進程的推進,社會各界對財政預算信息公開的期望和呼聲越來越高,財政預算信息公開的壓力進一步加大。

  對於部門、機構和個人而言,應對壓力之法,一是抵觸,二是逃避,三是順勢而為。第一種態度最為不堪,第二種太沒出息,遺憾的是,兩者都並不鮮見。第三種態度,體現政治智慧和政治遠見,也傳遞了政治勇氣,遺憾的是,所見不多。“觸動”財政部門官員的廣州公開預算信息事件,算是一例。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