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國際視野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因教返貧 一個西部窮縣的教育樣本

http://www.CRNTT.com   2010-01-29 11:27:44  


圖三:中央財政對西部農村教育長期投入不足。
 
  這樣古風洋溢的人生信條得益於這裡封閉落後的自然環境和遠離戰亂的歷史。自給自足的農業經濟和缺少外來衝突在很大程度上保護了耕讀文化,崇文傳統興盛,科舉傳統得以延續和浸染。僅明清兩代,會寧就出過20名進士和113名舉人。就連沒讀過書的農民看到有字的紙條都撿起放好,以免玷污聖賢。“文革”期間,“苦甲天下”的會寧成了知青下放的熱門地點,三百多名來自北京、天津的大學教授和學生把這裡匯聚成一個學術高地。“會寧人把他們請到學校,而非牛棚。”會寧縣教育局副局長張貴榮說,“他們帶來山外的世界和現代文明,延續了會寧的教育血脈。”時至今日,一個老教育工作者仍記得他的知青老師在貧瘠的田野上拉小提琴時給他帶來的感動。

  逆勢上揚的會寧教育在1977年恢復高考後得到回報。此時期走出農門的甘肅首個自主培養的工學博士、力學專家王銀邦,生物學雙博士王鐵邦以及北大地理學教授柴彥威等會寧學子,都成為閃耀的學術明星。直至1990年代末,不同鄉鎮的會寧人自我介紹時,還會用老家當地出過的著名學者來作注腳,並引以為豪。“會寧人就喜歡說兩個事。”王清源說,“一是什麼時候下雨,二是誰家孩子考上大學。”

  而汹湧的民間熱情也不斷提示地方執政者——在缺礦、缺水甚至缺風的會寧,教育成為最可控和最有作為的領域。在財政收入尚不及南方一個鄉鎮的會寧,每年50%以上的財政支出義無反顧地用於校舍建設和支付龐大的教職工隊伍開銷,甚至不惜舉債。

  2002年到2005年會寧曾掀起投資教育的歷史高潮。四年間,全縣通過籌措、貸款甚至幹部職工捐資,共投入教育建設經費已近2億元。這相當於維持一所重點高校運轉的費用,以及當地十多年的財政收入。

  截止到2005年11月,國家審計署駐蘭州特派辦審計表明,會寧基礎教育已累計負債6600萬元,這個數字僅過3年又躥升至1億,需要全縣不吃不喝還上5年。

  押寶般的行政傾斜讓教育部門成為當地絕對的強勢群體,甚至擁有獨立的人事選拔權。2002年至2004年,會寧在其他行政事業單位一人未增的前提下,唯獨在教育上增加了1769人。昂貴的教育消耗擠占了其他領域的發展血液,導致這裡工農業長期停滯不前,幾成雞肋。“我們沒有選擇。”一位教育官員說,“除了教育,這裡沒有出路。”

狹窄的農門

  頭寨子鄉與王清源的漢家岔鄉接壤,交通卻更為閉塞。很多村子尚未通車,例如武志霞所在的亂莊村——從這裡到最近的公路,首先要步行翻過兩座大山。

  村子38戶人家散布在一條狹長的溝穀裡,連年乾旱讓這裡的地表植物僅剩下幾棵光禿禿的楊樹和榆樹。但樂觀的人們仍養起家禽,建起院子並畫上漂亮的圖案。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