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國際視野 】 【打 印
魯寧:“舟曲慘禍”是否可以避免?

http://www.CRNTT.com   2010-08-09 09:50:22  


  中評社北京8月9日訊/甘肅舟曲縣山川秀美,素享“隴上小江南”之世代美譽。然而,經“大躍進”、“學大寨”等一系列“與天鬥爭其樂無窮”之瞎折騰,再經過度砍伐森林、過度放牧等一系列對大自然的無節制索取,舟曲縣自然地理生態遭到反覆摧殘,最終弄到山川祼露、水土流失,洪澇、滑坡、泥石流年甚一年……東方網今載魯寧的文章《“舟曲慘禍”是否可以避免》,內容如下:

  長期懸在甘肅省舟曲縣城近5萬居民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不可遏制地出鞘了——上周六深夜至本周日凌晨時分,由暴雨直接誘發的特大泥石流沿白龍江河穀滾滾而下,迅即吞噬半個舟曲縣城,根據滾動播報的災情數字,截至昨晚7時,死亡人數已達127人,受傷人數過百,受泥石流直接衝擊,舟曲縣城內形成一道長約10華里,寬約1華里的“衝積平原”。 

  另據已確認消息,泥石流始發處下游一座300餘戶的村莊,整個被泥石流掩埋。官方公開披露的數據稱,至少有2000餘民眾目前處於失蹤狀態,根據以往救災經驗,假如上述數量驚人的失蹤者系遭泥石流掩埋,那麼其生還可能性已微乎其微。假如這一判斷最終被證實,本次“舟曲慘禍”將成為建國以來死傷最為慘烈的泥石流災難。

  “舟曲慘禍”震驚寰宇,甘肅駐軍反應迅速,無奈蘭州通往舟曲縣的313省道被泥石流所毀,大型工程機械一時無法進入,各路搶險官兵只能手刨鍁挖,救災進度大受影響。昨日一早,災情初步評估上報,胡主席、溫總理迅速就搶險救災作出重要指示。國家啟動二級救災應急響應,溫總理率領有關部委負責人趕赴救災現場,並在飛機上成立救災臨時指揮部……

  當務之急除了救人還是救人。除直接誘因之外,是否還有人為因素共同釀成了“舟曲慘禍”?目前尚缺乏直接信源和證據,甚至於在2000餘條鮮活生命生死未蔔之際,先行問責極不厚道。但我們在為被“活埋”的同胞默默祈禱的同時,根據現有公開材(資)料,仍不能不悲愴地指出,“舟曲慘禍”的禍根早已提前種下。

  一提到甘肅,人們習慣性想到的是沙荒、地荒景象,其實不然——至少位居隴南、橫臥於岷山山脈間的舟曲縣是個例外。摘錄《舟曲縣志》:上世紀中葉前的舟曲縣,境內雨水充沛、氣候溫潤、森林茂密、植被豐富,滔滔白龍江(岷江上游主要支流)橫貫縣域全境,宛如一條飄逸的哈達將舟曲的山川打扮得十分秀美,素享“隴上小江南”之世代美譽。而且,舟曲縣面積3000平方公里為上海全市之半,全縣人口才區區13萬眾,地廣人稀外加綠色植被覆蓋,非常適合人居。

  然而,經“大躍進”、“學大寨”等一系列“與天鬥爭其樂無窮”之瞎折騰,再經過度砍伐森林、過度放牧等一系列對大自然的無節制索取,舟曲縣自然地理生態遭到反覆摧殘,最終弄到山川祼露、水土流失,洪澇、滑坡、泥石流年甚一年……據2005年12月28日《蘭州晨報》描述:進入新世紀,舟曲縣滑坡地帶發展到43處,泥石流隱患地帶發展到86處。全縣滑坡及泥石流地帶又集中分布於白龍江河穀,尤以舟曲縣城上游河穀為全縣滑坡及泥石流危害最嚴重地區,僅縣城上風口就有12條災害性泥石流溝道,像12柄達摩克利斯之劍,常年懸在舟曲縣城居民的頭上,僅1981年至2004年間,流域內爆發的、直接危害縣城安全的泥石流就已發生過8起……

  人類無休止地掠奪土地、草場、森林、河穀,已經遭到大自然怒不可遏的反覆報復,僅今夏以來,類似於“舟曲慘禍”的,就有陝西嵐皋、廣西容縣、貴州關嶺、四川漢源等數十個市縣,相繼發生死傷程度不同之山體垮塌、滑坡、泥石流等由天災誘發的人禍慘劇,若不再痛下決心遏制人類自身之貪欲,人類遲早會面臨滅頂之災那一天。(魯寧 特約評論員)

相關鏈接:

劉林德:為舟曲祈禱

2010年08月09日08:05漢網-長江日報

劉林德 評論員

  有一些地方,存在於地理版圖,有人類繁衍生息,但往往要靠浩劫般的災難,才會進入更大範圍的視野,或者被歷史長久地記憶。

  甘肅舟曲發生特大泥石流,半壁縣城被淹,死亡人數已經愈百,尚有2000人失蹤。它因此登上各大門戶網站的首頁甚至頭條,它也必將登上全國無數報紙的頭版。

  我是甘肅人,舟曲這一地理和行政區域,卻是第一次深刻地進入我的印象。我現在但願永遠都不與它發生認知上的交集,只要那里萬物生長,安定祥和。我想,那里的地方人士肯定無數次努力使舟曲能被更多的人熟知,像許多不為人熟悉的小地方一樣,他們用依附的手法將自己的這片土地喻稱為“隴上桃源”、“藏鄉江南”。

  災難不會是出名的選項,偏偏卻是災難將它帶入我們的視線。任何災難面前,救人都應當是第一位的選擇。所以,溫家寶總理的指示表達的是所有同情者的心聲:救人,能救一個是一個,能多救一個就多救一個。這是柔軟人性的本能呼喚,也是國家和政府在災難面前不二的人道答案。

  這兩年來,我們不止一次體會到國家在大災大難面前的快速反應和人道溫情,這是生民之幸。自然災害很多時候不可避免,就像電影《唐山大地震》中,元妮只有悲愴地咒罵“老天爺,你這個王八蛋”,人們對天災,總是所怨不多,充其量也就牽強為天譴。

  但人類組成各形各樣共同體的目的之一,就是更安全地生存,其中包括自然災難發生時的及時有力救助,也包括對自然災害的防禦,以期將損害程度減至最低。

  我不知道舟曲的暴雨是否必然引起如此大的泥石流,也不確定是否在任何一個防備良好的城市,如此強度的泥石流必然會造成同等的傷害。我看到網上列出2005年的媒體報道,就已經提醒舟曲“洪水、滑坡、泥石流災害不斷,嚴重威脅著當地居民的生存安全”。

  從當時的報道看,舟曲縣城所在地是災害隱患最嚴重的區域。我不清楚這些年當地政府為減輕災害投入多少,力度夠不夠。我也不知道當地居民有沒有空間和平台討論他們可能面臨的險境,敦促政府在災害防禦上做得更好。但我知道,即便是在公共媒體發達的城市,討論可能的災害也是不討喜的,甚至會被禁止。或許當地居民並沒有意識到,意識到了也不能選擇逃離,如同煤礦事故不斷,下井謀生的人卻不會缺少一樣,生存,有時候就是在賭命。

  今年的暴雨,南北皆不能免。除了防洪,一些大城市的內澇是關注較多的話題。我想,這可能只是適宜大城市的話題,一些小城市的雨澇,簡直就是必然和習慣,天要下雨人奈之何。生存在那里的人們,可能不會認為這其實是一個可以解決並且需要解決的問題。

  防禦災害,過去常常講缺錢,所以要先發展,犧牲環境擱置公共投入一心一意謀發展,是我們不陌生的圖景。但現實並沒有展現這種回推的邏輯順序性,光鮮的外表匹配脆弱的公共事業,倒是現實的真實寫照。

  看到網上有《舟曲賦》,兩千字的浩浩雄文,內中一段描述縣城的現世繁華:觀其今世兮,錦簇華繁。春江廣場,霓虹放彩降天宮,噴泉流珠舞蹁蹁;濱江兩路,四橋飛架構通衢,燈樹伴人夜燦燦。二郎公園,亭榭林立藏古碑,花木葱蘢隱少年;南街大道,燈火商場招市民,林立高樓接藍天。人民會堂前老婦聞雞起舞健身忙,龍江廣場中少兒赤臂競技賽球歡。法檢兩廈淩然挺立,窗外國徽迎日月;統辦大樓巍然屹立,門前國旗飄雲天。……三河一江電站首尾相接,彩虹升空,明珠映波;三山五嶺廠礦溝壑遍布,機器轟鳴,地藏見天。

  將如此非凡的發展成就與如此摧毀性的泥石流災害兩相對照,我唯一的感覺就是五味雜陳,欲哭無淚。

  今天,我們許多人都會為舟曲祈禱,願更多生命能被搶救,願逝者安息,悲痛總是災難的主要心情,我希望,悲痛中也會伴隨有愧疚。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