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國際視野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傅國湧:重建批評之道

http://www.CRNTT.com   2010-09-10 09:00:16  


 
  批評語言

  同為報人出身的陳布雷在悼念老友張季鸞時,推許他“眼光四射,論旨周匝,從不作謾罵之文,亦無敷衍之作”。由張季鸞所開創的老《大公報》批評傳統,是中國迄今為止最為健全的批評範式,並由此形成了獨特的批評語言,其特點不同於早期梁啟超那種筆鋒常帶感情的汪洋恣肆,不同於陳獨秀那種斷不容對手有商量討論之餘地的霸氣,更不同於魯迅冷峻深刻的嘲諷筆法,而接近於胡適那種淺白、溫和、得寸進寸的文風。不謾罵,不冷嘲,不譏諷,而是以是者是之,非者非之的態度,堂堂正正、直截了當地直面問題。

  對於這種批評語言的特色,張季鸞做過一個很好的概括,他曾對繼他之後主持《大公報》筆政的王芸生說過寫評論的秘訣,就是“以鋒利之筆寫忠厚之文;以鈍拙之筆寫尖銳之文”。在受到張季鸞直接影響的王芸生、徐鑄成、許君遠等人身上,我們都可以看到這種批評語言的某些影子。

  我以為,張季鸞式的批評語言,更多地強調善意、誠意,盡可能地避免情緒化和狹隘的偏見,防止幽暗心理、仇恨意識毒化正常的公共批評。這樣的批評哪怕最尖銳,被批評者也容易傾聽,儘管不一定接受。我們固然需要鋒利之筆、尖銳之文,我們更需要忠厚之文和鈍拙之筆。老實說,難得的並不是鋒利和尖銳,而是忠厚和鈍拙。

  一種充滿善意、誠意和負責任的批評語言,可以鑄造出一種健康的批評風氣,最大限度地體現批評重塑社會的可能性。民間報紙《大公報》成為引領當年輿論導向的重要媒體,其影響遠在國民黨的《中央日報》之上,蔣介石自稱每天先翻《大公報》,張季鸞的評論是必讀的,在他手裡成熟的批評語言和穩健的批評風格,無疑拓寬了那個時代的批評空間。

  語言確乎是有力量的。捷克“天鵝絨革命”之前,哈維爾獲得德國書商協會所頒發的和平獎,他在題為《說文解字》的書面演說詞中強調語言是萬物之始,語言是一個奇跡,因為它我們才成為人類。語言具有改變歷史的力量,語言能在黑暗的王國中,發揮光芒的力量。同樣地,語言也能成為奪命的利箭,或陷阱、圈套。一個社會,什麼樣的語言方式成為主流的語言,在很大程度上規定了這個社會的氣質和向度。同樣,有什麼樣的批評語言,基本上也決定了這個時代的批評狀態。無須諱言,我們眼下的批評狀態存在著很大的問題,一種可以成為時代標杆的批評語言也尚未形成,這不是證明我們批評空間太大了,而恰恰證明批評空間的不足,批評還沒有成為我們每日的生命,媒體的批評空間非常有限,一個健全的批評空間還有待媒體、公民和社會各個階層去共同拓展。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