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國際視野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如何看待北大“天才”出家

http://www.CRNTT.com   2010-09-09 09:46:29  


 
荊楚網:淡看“少一個天才,多一個行者”

  一個曾經的“數學天才”,北大畢業後選擇了出家成為一名修行居士(9月7日《楚天都市報》)。

  這在常人看來是不可思議的事。“北大人”是一個多麼令人羨慕的符號啊,多少莘莘學子夢寐以求的,就是獲取這樣一個躍龍門的機會。一個很有可能會在紅塵中前途無量的天才少年,不奔前程奔修行,側身於晨鐘暮鼓的寂靜中,有違學而優則顯貴的常理。於是,有人唏噓嘆惋。蔣方舟也說,這是我們在數學研究方面的損失。

  這個天賦異秉的孩子,思考的問題一向很終極,比如生死、宇宙、大愛。這就注定了他不僅僅是數學天才,事實上,他的文學、哲學造詣也不亞於文科生。“弟子一直在向上仰慕和希求,願冷漠、孤獨、傷害離我們遠去。”“智宇發現自己有時會計較利益問題,心裡有些不安。智宇是真正做到無我的人,怕利益問題會成為負擔。”從柳智宇的心路歷程不難發現,他選擇出家其情可度。

  一名北大學生發帖感嘆:“世間少了一個柳智宇學長,多了一個聖宇大師。”其實這並非壞事。也許出家後的柳智宇,不能為周圍帶來物質利益上的收獲,也不能帶來金牌、大獎之類的榮耀,但我們實在不必以世俗的功名去衡量一個人的成長。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追求,尊重他人的選擇,而不是按照社會的願望成龍成鳳,比什麼都重要。

  北大的精神就是自由,兼容並蓄,拋開主題先行的思維定勢,北大走出“賣肉屠夫”“範跑跑”一類的角色,並非教育的失敗,讓每一個學生順其自然的成長,恰恰是我們應當追求的境界。柳智宇的願望是普度衆生,選擇修行就是他在找尋另一條成長之路。蘇格拉底認為,應首先研究人自身,通過審視人自身心靈的途徑研究自然,一個人知道什麼是善,就必然行善。康德也認為,人是不受經驗因素約束的自由身,而以善良自身為目的是最符合自由特征的活動。柳智宇為踐行他的善良意志,必然會有這種“自由”的修行。對此,我們除了祝福,實在不必詫異。

  萬木霜天競自由。我們並不缺少對非富即貴的追求,卻缺乏對自由的尊重,缺乏對生命的內省與關照,缺乏對人類命運的發問,悲憫與愛。真正的大師,從來都是內心充滿了善與愛。

  柳智宇修行去了,世間或少了一位數學大師,也許會從此多了一位慈愛大師。在這個信仰缺乏的年代,我們需要追尋人生的意義,“我是誰”“所來為何”,值得我們每一個人自省追問。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