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國際視野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張藝謀《山楂樹之戀》的純愛謬論

http://www.CRNTT.com   2010-09-19 08:01:34  


 
  批判二:現代社會愛情觀淪落

  一位資深長影導演觀影後說:“可以說在某種程度上,張藝謀用一部純愛影片折射出了現代社會愛情觀的淪落。”更有評論指出,在“星、性、腥”長期占據著各大媒體頭條,“二奶”、“一夜情”和“自曝性經歷”日漸成為“高頻”公共詞匯的今天,“柏拉圖”式的純潔愛情早已變成了令人倍感“陌生”的陳年往事,在此背景下上映的《山楂樹之戀》自然也就成了公眾寄托“純淨”與“美好”的“許願樹”。

  總之,普遍的論調是,《山楂樹之戀》中的純愛,忠貞不二、毫不勢利,與性愛無關,和所謂現代“墮落”的愛情觀完全相悖。所以,主流聲音才會如此推崇有加。

這種刻意營造的時代衝突實屬謬論 

  在以前,社會也普遍缺少“愛情”

  看完《山楂樹之戀》後,經歷過那個時代的觀眾會認為影片很有感覺,“到處都有我們那個年代的影子。”可是那個時代的愛情到底是什麼樣子的?也許人們由於禁錮而表現出了一定的“純潔”,但表面之下的真實呢?

  從愛情層面來看,在80年代以前,有不少年輕人的戀愛是通過組織安排的,愛情伴隨著階級感情、革命友誼。這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八千湘女上天山”的故事了,年輕的姑娘們紛紛應征入伍,而讓她們入伍的目的則是解決新疆鎮守邊防軍人的婚姻問題。不能說他們之間都沒有愛情,但是顯然,這不是自由戀愛,沒有產生愛情的情況也占大多數。在農村,婚姻主要還是由雙方親屬坐在一起談來決定,婚姻的基礎是家長意志,又哪裡是“純愛”?

  一直到1980年4月,我們才可以說,這個情況有所改觀。標誌是新《婚姻法》施行。離婚的必要條件被修改為:雙方感情確已破裂,並經調解無效。中國人終於承認愛情應該成為婚姻的靈魂。

  在以前,擇偶標準也很“物質”

  我們再從價值觀層面來說,也就是從“純真”層面來說。都說現在的愛情墮落、腐化,被物質化了,但是實際上在80年代以前,那個時代的擇偶也是有標準的。比如說在70年代,女青年的擇偶標準是“三轉一響”(手表、自行車、縫紉機和收音機)和“72條腿”(一套家具)。另外,在成分上,還有這麼一個順口溜——“50年代找幹部,60年代找軍人,70年代找工人,80年代找大學生。”在家庭背景上,城市戶口和農村戶口基本不通婚,幹部子女和普通家庭子女難通婚,甚至雙職工和單職工家庭通婚都有障礙。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