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國際視野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台灣民主治理與公民社會的落差

http://www.CRNTT.com   2010-10-03 08:57:06  


 
  首先,政治學者指出公民與政客、政黨連結有三種:以個人魅力為基礎的奇理斯瑪型、以特定物質誘因作為基礎的侍從主義型,以及以政策為基礎的綱領型。台灣過去的地方政治是地方派系主導的侍從主義,亦即地方派系用經濟利益來交換選民的政治支持,因此選民不會自我組織起來監督政客或進行公共參與。時至今日,雖然許多地方派系已經式微或者重組,但在許多地方政治中,選民與政客的關系仍然主要是侍從主義的交換關系,很難成為主動的公民。

  另一種選民與政黨的連結是基於政治認同。這種強烈認同立場的連結使得公民可能忽視對政治人物在政策上的監督,反之政治人物總是可以透過訴諸強烈認同立場來作為他的政治武器,這就是所謂深藍或深綠的群衆。

  但在這兩種選民之外,未必就是特別積極的公民。威權時代下,統治者畏懼民衆政治化、打壓社會的公共領域。民主化至今,雖然台灣社會出現許多活躍的公民團體,但是整個社會仍然缺乏對公共政策的嚴肅討論,大部分選民也漠然於問責政治人物的重要性,所以許多NGO往往只能不斷大聲呐喊,喚起公衆對某些議題的關注。只有到重大事件發生時,人們才在民意調查或偶爾上街頭表現出憤怒。大部分時間他們是選擇幾年一次的通過選票表示意見。

  換言之,如果侍從主義下網絡的選民、強烈民族主義情緒的選民是容易被政治動員的,那麼這兩者外的許多公民,只會是扮演“選民”的角色,而沒有更多公共性。

  尤其,原本在公民社會對政治的制衡與問責中,媒體應當扮演最關鍵的角色,去促進公共辯論、監督政治領域。但台灣的媒體,尤其電視媒體,卻不斷自我閹割。他們最喜歡批評候選人只打口水戰炒新聞,卻不端出牛肉,實情是他們自己對牛肉、對公共政策毫無報道興趣。尤其是那些政論性、談話性節目,口水不比政治人物少,頭腦也不比政治人物複雜,卻終日自以為代表民意在電視上亂砍。媒體的八卦化、瑣碎化、膚淺化,使得他們和政客一樣被視為最不被民衆信任和尊敬的。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