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 |
中國製造業勞動力優勢已經消失? | |
http://www.CRNTT.com 2011-02-28 08:42:19 |
(一)鼓勵東部加快產業結構升級 東部地區經濟基礎較好,隨著人民幣升值和勞動力成本的上升,製造業面臨著結構升級的巨大壓力。惟一的出路就是想方設法提高勞動生產率及產品的競爭力,以此來改變被動局面,適應新的競爭環境。其主要方法是,首先要加快發展第三產業和現代服務業,此舉有利於解決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其次,應加大技術改造力度,通過引進先進的技術設備和自動化生產線提高勞動生產率。此舉不僅可緩解勞動力成本上升問題,同時還可擴大進口,平衡貿易。三是加快向製造業的中高端過渡,加大產品的技術研發和創新力度,提高產品的附加值,拓展新的利潤空間。上述做法除企業應加大自身努力外,政府應給予必要的政策引導和支持。如政府可對發展第三產業提供必要的配套支持政策,對引進先進技術設備提供必要的貼息貸款和減免稅支持,對研發和創新要提供必要的資金支持和政策便利。 (二)中西部地區加快產業承接 中西部地區目前在土地資源和人力資源方面仍具有相當的優勢。大量的承接東部地區的製造業加工能力轉移是完全可能的,中國大部分勞動密集型加工製造業如能成功的轉移到有條件的中西部地區,則可延長我國勞動密集型產業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同時又可促進中西部地區工業化進程,但中西部地區必須提供必要的配套措施。如在勞動力培訓方面、土地政策方面,以及稅收政策方面,應提供相應的配套政策,便於項目落地。同時國家在交通運輸方面應給予優先考慮,特別是對出口企業,應提供必要的運輸配套設施。 (三)加大對農民工就業培訓 加大對現有勞動力大軍的培訓至關重要,製造業要上水平,提高勞動生產率。加強新產品開發和研發,關鍵在於技術工人的培訓。不僅要提高他們的技術水平,更要提高他們對所從事職業的責任感,提供穩定的就業環境和可預期的發展空間。這是穩定農民工的唯一辦法。所以要把改善農民工的待遇同企業的經濟效益和長遠發展結合起來,把農民工視同企業的正式員工而不是廉價的打工人員。這也是體現企業社會責任及考核企業對建設和諧社會貢獻的重要指標。 (四)加快調整高校專業設置 近年來隨著高校擴招及大批畢業生走向市場,出現了大學生就業難的現象,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專業方向不對口,大學畢業生的專業多數集中在經濟貿易、財務管理、計算機及管理專業,而社會需求今年來卻集中在理工科、工程師和技術人員、高級國際化經營人才等。隨著中國十二五規劃的實施,經濟轉型和產業結構升級的步伐將進一步加快。 企業迫切需要技術創新人才,因人才供應短缺,不可避免地將影響到企業的技術進步和創新。這一差距需要引起我國教育界的高度重視,迅速調整高校專業設置比例,加強理工科和技術創新型人才的培養,以適應全國經濟轉型和產業結構升級的需要。這一調整不僅可以緩解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同時對建設創新型國家也是一大貢獻,對維繫中國製造業的競爭優勢至關重要。 |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