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國際視野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陳雲林有感而發吟誦“讓他三尺又何妨”

http://www.CRNTT.com   2011-03-01 08:34:28  


 
  然而,大陸涉台官員並非是首次引用這首詩。早在一九九四年二月三日,海峽兩會首次在北京進行秘書長會談亦即第一次“唐焦會談”,雙方就劫機犯遣返、偷渡客遣返、漁事糾紛調處等三項議題進行談判,並已就技術問題原則上達成了協議,但因漁事糾紛涉及到兩岸最敏感的法律管轄權、主權爭議等根本歧見,導致會談進程受阻。當日,當時的國台辦主任王兆國在人民大會堂上海廳會見海基會副董事長兼秘書長焦仁和,兩人在談到兩會協商進程暫時受阻時,似是有備而來的王兆國隨即吟誦了這首詩:“千里修書為一牆,讓他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王兆國還意有所指地說,兩岸關係如能秉持“各讓三尺”的理念,兩岸之間“互信的牆”很快就能建立起來。焦仁和對王兆國所引詩句的善意態度也表示贊同。

  其實,“讓它三尺又何妨”的故事,有好幾個版本。最早的版本是明朝林瀚所作名為《誡子弟》的詩:“何事紛爭一角牆,讓他幾尺也無妨;長城萬里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也有說是鄭板橋寫給弟弟的,該版本說的是鄭板橋在作官時,他的弟弟為了蓋房子與鄰居爭地,彼此互不退讓,以致各向前修圍牆,阻斷道路。弟弟修書給鄭板橋,希望幫忙打贏官司。鄭板橋回信時做了一首詩:“千里捎書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鄰居知悉非常感動,遂各自退讓三尺,而成了“六尺巷”。亦有說是傅以漸所作,當今山東聊城傅斯年紀念館的左側有一條巷道,就是有名的“六尺巷”,也叫“仁義巷”。說的是在清朝大臣傅以漸的時代,家鄉的子弟為了砌牆和鄰居爭執不下,雙方都有人在朝為官,也都寫信向京中求助。傅以漸先生的回信說:“千里修書為堵牆,讓他三尺有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傅家的子弟獲書向後退讓三尺,對方感動,也退後三尺,於是讓出一條寬敞的巷道。而根據《歷代詩詞名句析賞探源》以及《中國詩詞名句析賞辭典》所載,曾國藩在給弟弟曾國潢的信中,附上康熙年間大學士張英(也有說是其子張廷玉)寫的這首詩。如今安徽桐城縣西南隅就有一條“六尺巷”,東起西後街,西抵百子堂,巷南為舊時宰相府,巷北為吳姓住宅,長約一百米。陳雲林引用的應是這個故事。

  為何同一首詩,大陸涉台官員每講一次,台灣官員都仍是感到那麼新鮮,那麼驚喜?就在於“忍讓”的中華民族精神,這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尤其是海峽兩會談判,是有著非常生動的激勵勸諭作用的。而且,由陳雲林來本人吟誦這首詩,可能還有著更深一層的涵義,起碼是出於其個人在兩會談判中的經歷有感而發,道出台灣朋友們許多所不知道的細辛。千言萬語,就在於“讓他三尺又何妨”中的“讓”字。在“ECFA”談判中,台灣朋友不是希望大陸給予更多的“讓利”嗎?就是這個“讓利”,讓陳雲林及其同事們,費盡了腦筋,承受了多少風險。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