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國際視野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紅樓”可續否?

http://www.CRNTT.com   2011-03-07 13:52:07  


 
  然而,這也僅是問題的一個方面,而就問題的另一方面來講,《紅樓夢》續書的不斷出現,作為一定歷史時期內一種社會思潮的反映,作為紅學史上重要現象之一,這些又說明了什麼問題呢?!對於一位讀者或文學評論者來說,他可以僅限作品本身的以至於局部的評論;而對於小說史的研究者,則應該總攬全局,既不遺佳禾,又不棄莠草,如果說《紅樓夢》是一株聳入雲霄的參天古樹,那麼,在它周身依附纏繞、衍生不息的續書枝蔓則不知是多少“菟絲附女蘿”!這批數目驚人的續書已組成一道別樣的紅樓景觀,並引起了紅學研究者多方位的關注和思考,所以我們應該去深入研究《紅樓夢》續書產生的原因和條件,從而探討小說自身發展的規律。假如我們對《紅樓夢》續書統以“續貂”、“效顰”而棄之,我們將不僅見不到中國小說史的全貌,而且一些在歷史上曾經發生過的現象及其淵源關係,也便無法理解了。
 
“新續紅樓”的創作困境

  最近,從各種媒體了解到,著名小說家劉心武即將推出新續的《紅樓夢》後28回,據說將於3月正式出版發行。此言一出,引得輿論嘩然,爭議的焦點不僅在於這一驚世之舉,恐怕還在於這部新續是否真的能挑戰今本《紅樓夢》後40回。

  對於一位久負盛名的小說家,我對劉心武先生一向充滿敬意,“文革”後他創作了《班主任》,是較早推動新時期文學實現“轉型”的開拓者之一。雖然現在有人認為《班主任》缺少文學價值,但劉心武的開拓之功難沒。正如胡適的《紅樓夢考證》,打響了考證紅學的“第一槍”,而這一槍,注定在以後紅學發展的歷程上回響了幾十年至今餘波未息。儘管今天的紅學研究起點已經被墊高,胡適那篇文章的有些結論顯得比較粗糙,但畢竟為後人開辟了一種新的治學思路。

  當然,任何人的知識視野都不可能沒有局限,劉心武轉向紅學後,我曾經對他在央視《百家講壇》上有關“秦可卿”系列講座表示過不同看法,主要是針對劉心武認為的秦可卿原型是“康熙廢太子女兒”這種荒誕不經的說法而發,認為他陷入了“文史合一”的思維定式。其實,不要說在浩如煙海的史籍如《皇室玉牒》《八旗通志》《愛新覺羅宗譜》等文獻上查不出廢太子女兒的相關記載,退一步講,就算是有,她和曹雪芹熔鑄在《紅樓夢》中的藝術形象也不能相提並論。從根本上講,這是個方法論問題,其主要弊端是劉心武用的索隱方法本身並不科學,儘管他的新索隱吸納了考證、探佚派的一些長處,但這一派紅學的最大迷誤就在於它執意要在文本意義詮釋領域中進行“史料還原”,以為將清代某些歷史與《紅樓夢》中的人事“關合處”一一坐實才算解讀了《紅樓夢》。其實,不管曹雪芹這部作品中存在多少真實的歷史信息,這些信息一旦進入作家的審美心理結構、進入小說藝術整體中,它們就必然會被天才的作家所整合,從而被構造成為新的意義單位。本來,作為一名優秀的小說家,劉心武應該懂得這個道理,但卻深陷索隱泥潭而不能自拔。

  那麼,今天劉心武又推出“新續紅樓”,在他的紅學研究中是否有新的價值呢?他的續作我尚未見到,不敢妄作評斷。但從各種報道看,他的續作《紅樓夢》後28回是以大悲劇收場:黛玉投湖、寶釵病亡、寶玉在大徹大悟後回歸神瑛侍者身邊,這與通行的後40回《紅樓夢》結局可以說完全背道而行。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