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國際視野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國際經濟新形勢下的石油金融戰略

http://www.CRNTT.com   2011-04-25 08:13:01  


  中評社北京4月25日訊/金融危機後,國際經濟格局隨著新興經濟體影響力的增強悄然發生變化。國際能源署報告顯示,以中國、印度為代表的新興國家經濟的高速增長、龐大的人口基數和日益提高的汽車保有量促使世界石油消費穩步增長。這些新興國家的石油消費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遠高於發達經濟體,受到高油價的衝擊更大。中國經濟時報發表國家行政學院決策咨詢部鄭慧文章表示,目前,作為世界石油主產地的中東地區局勢動蕩,日本福島核洩漏事件引發各國重新審視核電發展戰略,都一定程度上助長了石油價格一路走高。石油作為一種並不稀缺的商品,日益被政治化和金融化。

  一、金融對石油的滲透力日益加強

  文章認為,現代科技與金融的發展導致經濟金融化態勢愈發明顯。石油市場與貨幣市場、外匯市場、期貨市場、衍生品市場的聯動性增強,形成了金融對石油的深度滲透。

  從定價機制看,國際原油定價權逐步讓位於金融期貨市場。國際石油價格定價權經歷了從西方壟斷寡頭石油公司定價,到歐佩克(OCPE)定價,再到以石油期貨價格作為定價基準的轉變過程。隨著石油在世界經濟發展中的作用增強,其商品市場的交易結構和參與者結構發生了變化,商品市場中的金融交易量遠遠超過了實物交易量,而在市場中占據主導地位的參與者已經由廠商、買家變成了各種類型的金融機構,商品價格的形成機制也隨之變化。目前,倫敦國際石油交易所交易的北海布倫特原油和美國商品交易所的西得克薩斯輕質油是全球最重要的定價基準。

  從計價方式看,石油價格與其計價貨幣的走勢密切相關。美元貶值會導致石油等以美元定價的資源型商品價格的上漲。中國等國出口增長換來了大量美元儲備,石油價格上漲導致歐佩克等產油國積攢了大量石油美元,這些美元最終還會回流到美國的資本市場,大量回流的美元最終又啟動了下一輪的美元貶值、商品需求和資源需求,即進口增長和石油價格上漲。從石油價格體制看,美元貶值、石油漲價是目前國際經濟格局和增長機制的產物。根據美國聯邦儲備銀行的研究,美元對其他石油消費國貨幣每貶值10%,以美元計價的國際油價就會上漲7.5%。金融危機後,為防止美國經濟下滑,美聯儲多次降息,美元與其他貨幣利差擴大。目前情況看,美元呈貶值趨勢而新興經濟體國家貨幣呈升值趨勢。

  從現價形成看,投機資金以及突發事件、自然災害的影響也通過金融放大。據估計,石油期貨市場真正的需求方只占交易總量的30%,其餘均為套利者。隨著“新經濟”泡沫的消失和歐元的登場,石油成為全球暢通無阻的“軟通貨”,也成為投機資金追逐的目標。當前石油供需處於微弱平衡,突發事件和自然災害也通過基金的炒作而被放大,形成了國際石油的“恐懼溢價”和“投機溢價”。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