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國際視野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誰“偷”走了中國的中產階層

http://www.CRNTT.com   2011-05-08 07:51:52  


 
  從改革開放以來的政策層面來看,培植一個中產階級實際上一直是執政黨的一個目標。在改革開放初期,鄧小平提出“讓一部分人先富裕起來,走共同富裕的道路”。這裡,“讓一部分人先富裕起來”是手段,而“共同富裕”才是目標。因此,鄧小平也提出要建設“小康社會”。1990年代以來,執政黨更提出要“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近年來更是直接提出要建設“橄欖型”社會。

  那麼,為什麼沒有能夠實現這個政策目標呢?

  這裡的因素很複雜。在任何社會,培植中產階級都是一個困難的事情。但政策無疑是一個重要因素。從政策的角度來透視中國中產階級弱小的情況,很容易發現,政策失誤和執行不力是兩個重要的根源。在一些領域,不當的政策阻礙了中產階級的成長,而在另一些領域,儘管政策正確,但沒有能夠有效執行下去,同樣沒有能夠幫助中產階級的成長。

  “有恒產者有恒心”

  儘管可以用不同的方法來界定中產階級,但不外是兩個主要的方面,即以經濟收入和財富具有為核心的硬性指標,和以價值、文化等為核心的軟性指標。從歷史經驗看,前者是衡量一個社會中產階級早期發展的最重要的指標。沒有經濟和財富這些“硬性”條件的出現,中產階級難以發展出其特有的價值和文化。中國古典文獻中“有恒產者有恒心”的說法,指的也是這個道理。

  中國社會群體中收入分配的巨大差異,既是中產階級發育不良的現實寫照,也是中產階級成長的阻礙。收入分配的巨大差異主要是經濟結構所致,即一次分配問題。首先是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的失衡。中國本來是計劃經濟,城市居民都生活在一個個國有企業或者政府部門,除了少數特權階層,大家都有著“貧窮社會主義”的低生活標準。經濟改革很快就改變了這種狀況。從1980年代的農村改革和容許私有企業的發展,到1990年代“放小”的民營化過程,中國基本上實現了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的大致平衡。這段時期,也是中產階級成長最快的。

  但是這些年來,尤其是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機發生以來,國有部分大擴張,民營企業的空間大受擠壓。國有企業脫離其原初占據具有國家戰略地位的產業空間的設想,向原本屬於民營企業的空間擴展,很快就打破了原來基本平衡的局面。這裡央企扮演了一個很負面的角色。近年來,“央企化”成為中國經濟結構的一個新特色,即無論是地方國有企業還是民營企業,都紛紛投靠央企,和央企結盟。

  央企的大擴張造成了社會稱之為“國富民窮”的局面。央企憑借其行政和政治權力,依靠壟斷而獲得巨額利益。這不僅深刻影響著中國總體的生產力水平,更是影響著收入分配,加深社會的不公正。一個個央企都是相對獨立的行政組織,他們不是財富創造者,而是財富轉移者,把財富從民間轉移到國家,從地方轉移到中央,從多數人手中轉移到少數人手中。很多年裡,央企都具有不受國家和社會控制和監督的“自行分配”機制。盈利了,分配給自己;虧損了,就向國家伸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