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國際視野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樓繼偉:中國經濟六大制度需要改革

http://www.CRNTT.com   2011-07-14 08:36:42  


 
  二是個人所得稅制。目前中國實行分項稅制,按十一個稅項分別徵收,像十一個單獨的所得稅法,只有工薪所得是累進制,其他都是比例稅。大國中一般都採用綜合稅制,即便在金磚五國中,只有中國是例外。中國應採用綜合稅制。問題在於征管的複雜性,要有足夠的認識,和強有力的措施。

  第三是戶口制度。把人口按城鄉、地域、不同城市來劃分,人口的流動受到限制。戶口又與社會保險、住房購買、教育機會相聯繫,造成不公平、不公正。這是中國的特殊遺產。儘管中國和原蘇東國家都脫胎於傳統的計劃經濟,但原蘇東國家在人口流動上也沒有中國這麼嚴重的限制。

  第四是中國各級財政支出管理責任的分工與其他國家非常不一樣。可以舉一個數字:中央政府的支出僅占全國財政支出的20%,而其他大國除日本(30%)外中央政府的支出一般占到60%以上。結果大量應由中央政府管理的事務,在中國基本上是由地方管理,或中央和地方政府合作管理。這種分工不符合激勵相容的原則,造成地區之間的惡性競爭,執法不統一,對要素流動造成障礙等等,現行的社會保障的管理體制就是例子。

  中國的中央政府從公務員的占比上看是全世界最小的政府,中央政府的公務員只占全國的6%,而在可比的大國都占30%以上。中國的中央政府同時又是最大的政府,中央公務員雖然少,但可以對任何事務發布政策,中央與地方的支出責任、管理權限是混淆的,沒有任何事情中央不能幹預地方。

  第五是資本項下不可兌換。在“金磚”的其他四國,包括俄羅斯在2006年,都實現了資本項目的可兌換。中國具有資本項下可兌換的條件。在可兌換初始階段,可在外債、短期資本流動、反洗錢等方面實行一定的管制。人民幣資本項下可兌換後,按中國這麼大的經濟規模,完全有可能實現人民幣的國際化,從而為全球經濟帶來一個穩定因素。比較一下1994年經常項下可兌換改革時,中國的國家外匯儲備只有166億美元,有很多爭論,很多人認為我們不可能做到,但是改了就改了,最重要的是把匯率搞對,以及放鬆管制,最終取得了成功。今天,中國有3萬億美元外匯儲備,銀行要比那個時候強壯得多,財政狀況非常好,進行了所有制改革,企業比那時候更負責任了。所以說,中國實現資本項目可兌換的條件是更好了。

  第六,中國的財政和央行賬戶的關係和其他大國有很大的不同。大國央行的資產基本是國內債券,主要是國債。日英美都是這樣。只有小型開放經濟體,央行資產才主要是外匯資產。中國央行的主要資產是3萬億美元外匯儲備。巨額的外匯儲備增長,不斷放出流動性,然後想辦法收回,但是手中沒有工具,於是不斷地提高準備金率,現在準備金率已高達21.5%,這也是可比大國中的全球惟一。中國是一個大國,卻有一個小國央行的特征。應該學習大國,用財政發債, 把外匯儲備買下,委托央行運營,這樣就可以自然對衝外匯儲備的增長,更多地用公開市場操作而不是用準備金率,用利率不是用匯率調節總需求,使經濟更加穩定。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