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國際視野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金球獎不救贖《金陵十三釵》

http://www.CRNTT.com   2012-01-18 14:41:34  


 
  美國批評家給予這部電影空前一致的最高讚賞,認為它是一部非凡的電影,因為導演法哈迪(Asghar Farhadi),以深贄的誠意和精湛的電影藝術,不僅將現代伊朗社會中的人生做了以小見大的展示,而且他對現實人生的追問遠遠超越了伊朗本土而具有當代世界的普遍意義——他在對伊朗兩個家庭的現實生活問題的細致揭示中,同時將當代世界生活中的傳統與現代、個人與社會、貧窮與富裕等多重矛盾做了深刻的、富有啟發性的展示。美國批評家認為,這個電影用現實主義的手法揭示出了出人意料的人物性格的深度真實——它的每一個鏡頭都在真實地引入人生的情感和真實層面,是一部觀看後就不可能從心靈中消除的電影。

  而《金陵十三釵》這部號稱表現“救贖”精神的“大片”中,不僅“南京大屠殺”的歷史真實被嚴重虛化和弱化,電影中的數十個男女角色都只是作為一部蓄意渲染和炫耀超歷史的“秦淮歌女風情”的“史詩大片”的電影道具。在電影中,由美國影星貝爾扮演的“拯救者米勒”,是一個在美國西部片中的“混混英雄”的類型角色拷貝,他從一個貪財的混混“轉變”為一個中國難民的拯救者,如耶穌顯聖一樣,毫無邏輯;而14位秦淮女妓在“南京大屠殺”後的十二月寒冬的教堂中,如在今天的T型台上做超時空的時裝秀,不僅風情萬種,而且衣艶膚鮮,如花瓶中不敗的塑料插花——然而,就是這群被標記為“秦淮商女”的電影尤物,在完成了一場炫人眼目的電影美色秀之後,又忽然集體一致地懷揣玻璃刀代替十三位女生去迎接日本侵略軍的殘暴了——導演說這部電影表現的是“南京大屠殺”的歷史災難中,超越“狹隘的民族主義”的“人性”。然而,這部電影讓觀眾看到的,卻幾乎是惡作劇式的邏輯在串連著一幕幕極具煽情力的鏡頭。

  在陳述《金陵十三釵》的拍攝動機時,張藝謀說:“嚴歌苓的這個小說在這種空間很小的地方,有了新的突破。以小女孩孟書娟的視點展開叙述,就是一個突破點,它非常值錢。小說讓我想到一個定格的畫面:通過彩色玻璃,一群花枝招展的女人走進教堂。我為這個獨特鏡頭而激動。”(2011年12月16日《南方周末》)

  無論張藝謀在《金陵十三釵》中注入了多少“愛國”、“全球”和“人性”的色素,《金陵十三釵》給予全球觀眾的,就是這個“通過彩色玻璃,一群花枝招展的女人走進教堂”的在歷史非常災難中的“粉色鏡頭”。在30萬中國人被日軍屠殺、一片瓦礫的寒冬十二月的南京城,還有一座天堂式的教堂在彩色玻璃背後展演著會說英語的中國女妓衫薄裙輕、酥胸半裸的“秦淮景”——這就是張藝謀為之激動的南京大屠殺的“獨特鏡頭”。

  從張藝謀的創作談和電影的畫面效果來看,他不是沒有下足工夫,但是工夫都下在這個“秦淮景”的粉色中了。張藝謀想獨創一個“妓女救國”的“新畫面”,但是這個畫面上只有“妓女”的出位,沒有“救國”的誠意。美國有電影批評家認為,《金陵十三釵》是一部華而不實、缺少藝術誠意、充斥低級噱頭的大雜燴式的肥皂劇,確非誣言。從《金陵十三釵》的實際成效看,我們可以直白地講,——以其才、其識和其志,張藝謀轉不過妓女這個彎。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