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國際視野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羅天昊:中國未來最大的對手和幫手是誰

http://www.CRNTT.com   2012-02-17 10:15:10  


 
  更嚴重的競爭,來自印度的挑戰。

  印度與中國的龍象之爭,一直為全球廣為關注。在近幾年的中國紡織業的危機中,印度紡織企業乘虛而入,崛起為世界第二紡織大國,對於中國紡織產業形成巨大威脅,而在玩具市場,很多歐美玩具商,已經將印度看做中國的替代者。甚至在農業領域,印度亦在部分領域,侵蝕中國市場,在東南亞的印尼,當中國的大蒜價格暴漲的時候,印度產大蒜乘機大舉登陸,成為中國大蒜有力的競爭者。而因為語言和文化優勢,印度在低端服務業方面,更具有中國不可比擬的優勢。IMB,微軟等的亞洲服務中心,均設在印度。

  隨著中國人口紅利的喪失,勞動力成本的上升,印度的勞動力價格比之中國更有優勢,特別是中國沿海,勞動力優勢更是難以與印度抗衡。由此,很多歐美日韓的企業,紛紛從中國轉移,到印度投資。

  目前,印度已經成為日本長期投資的首選地,成為日本心目中的“亞洲中心”,韓國的現代汽車,LG電子等亦將部分產業轉移到印度。美國國務卿更是示意印度“是該帶頭的時候了”。

  目前,金磚四國未表現出更為激烈的正面衝突,是因為各自受困於現實發展,俄羅斯和巴西都對資源產業過於倚重,印度則由於社會革命不徹底,將長期受困於落後的種姓制度。

  中國勝出的希望,在於率先實現深化改革。目前,中國存在資源持續消耗,出口依賴加劇,內需不振,產業結構失調,管制不當等種種弊端,若中國早日完成經濟轉型,獲得先發優勢,則在金磚四國中率先躍升為發達國家者,非中國莫屬。

東南亞是中國最大戰略腹地

  中國曾經一度是亞洲的中心。

  但是,自日本崛起之後,亞洲秩序大亂。

  日本是亞洲第一強國,但是卻不是大國,亞洲,特別是東南亞,在日本之外,還受到中國的影響。由此,造成了整個亞洲秩序的錯位:中國有超級大國的影響力,但是,卻無法對於亞非進行經濟輻射,日本有經濟實力,但是卻無法繞過中國的地緣政治,同時,作為小國,日本本土市場狹小,對於亞洲幫助有限。

  近年來,中國在南海領域,與衆多國家產生爭端,一個核心的原因,就在於中國本身不發達,無法與東南亞國家形成產業落差,也就無法產生互補性,最後,競爭性大於合作性,衆多糾紛就此產生。中國無法使東南亞中國心服。

  中國提倡多年的北部灣戰略,之所以一直無法實現,根源亦在於此。本來,如果中國相對東南亞國家,實現率先的發達,則中國將處於產業鏈的高端,屆時,東南亞將成為中國高端製造業,新興產業的廣大市場,而中國,也將成為東南亞諸國的廣大市場。如此,雙方形成產業落差,北部灣作為中國向東南亞進行產業轉移的前沿,方才可以借資源交換的樞紐,完成飛躍。

  而目前,中國與東南亞之間,確實一種平行發展,各自謀生,北部灣無法成為雙方資源流動中心,由此崛起無助。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