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國際視野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制裁伊朗效果如何?

http://www.CRNTT.com   2012-03-14 09:23:57  


 
  美國對伊朗的經濟制裁始自1979年伊朗人質危機。雖然之後情況有所緩解,但美國於1995年加緊了對伊制裁。2010年,美國額外地加入了針對伊朗金融和航運業的制裁。但這些制裁似乎並未打破伊朗的核武夢。2011年11月,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發布的一份報告稱,有證據顯示,伊朗正在秘密發展核武,立即引發歐美更強有力的制裁。

  今年1月,美國開始對伊朗中央銀行進行制裁,這其中受到牽連的還包括中國珠海振戎航運公司等三家與伊朗有貿易往來的企業。

  當月23日,歐盟外長在布魯塞爾通過決議,將禁止成員國從伊朗進口石油並對伊朗中央銀行實施制裁。根據這份制裁計劃,歐盟所有成員國都應於今年7月1日前停止進口伊朗石油。3月7日,美聯社的報道稱,美國國會正醞釀針對所有伊朗銀行在內的新制裁法案,斷絕伊朗銀行與外部的聯繫。

  “歷史證明,一旦伊朗面臨極度壓力,德黑蘭也會進行權衡,最終會向壓力妥協。”哈佛大學政治學教授埃裡森(Graham Allison)對記者表示。

  “二戰”以來,經濟制裁已經成為美國的外交政策之一,通過限制經濟活動,以迫使受制裁國就範的做法已近百次。這些歷史,在越南、利比亞、柬埔寨、伊拉克、伊朗、南也門、叙利亞、古巴和南非等國家和地區都有所體現。

  但杜博茲同時也表示,過去33年美國和聯合國對伊朗的制裁,“大部分都沒有效果”。不過他認為,這一次,美國和國際社會使出渾身解數,讓伊朗妥協。“因為一個擁有核武器的伊朗,對世界各國的安全都是隱患。”他說。

  然而,面對政治和經濟上空前的壓力,德黑蘭似乎並未被震懾。伊朗外交部發言人邁曼帕拉斯特(Ramin Mehmanparast)近期警告稱,那些制裁伊朗的西方國家,最終會得到德黑蘭方面不愉快的反應。外界猜測,伊朗或許會更加堅定發展核武的決心。

  伊朗大使館新聞參贊茲阿伊(Mohammad Ali Ziaei)在2010年接受財新記者專訪時表示,“30年前我們擁有資源卻要借助別國的技術進行開採,現在我們的工程師遍布世界各地;30年前我們是科技的純進口國,現在美國卻在擔心我們擁有核技術”。

  面對新一輪的制裁,伊朗方面甚至發出警告稱,德黑蘭會通過封鎖霍爾木茲海峽來抗議歐美的制裁。此言一出,國際油價大漲。

  “在擁有了33年被制裁的經驗後,伊朗對發展核武已經進入了意識形態領域的認知。”美國國務院前高級顧問、布魯金斯學會中東政策高級研究員馬龍尼(Suzanne Maloney)對財新記者表示,伊朗已經學會通過諸如走私來彌補受到的損失,這也就是為何過去數月中,伊朗的反應十分挑釁。

  與馬龍尼持相同觀點的,還有布什政府時期資深的外交官伯恩斯(Nicholas Burns)。他認為,在過去的25年至30年間,鮮有國家通過制裁達到了最終的目的。而在伊朗問題上,現實則遠比制裁本身來得複雜。

  “許多國家,諸如中國,並不在乎美國的制裁,”伯恩斯說,“相反在聯合國對伊朗制裁決議生效後,中國成了伊朗最大的貿易夥伴。”

  美國能源信息局(EIA)的數據顯示,2011年1月至6月,伊朗出口至亞洲國家和地區(包括中國大陸、中國台灣、日本、印度和韓國)的原油總量占其總出口量的60%,而歐盟從伊朗進口總量僅占18%。因此,若對伊朗的制裁只是歐盟或者美國的單邊行動,伊朗所承受的打擊或許並沒有想象那麼嚴重。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