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國際視野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從馬島之爭看國家海洋維權

http://www.CRNTT.com   2012-04-13 09:31:32  


 
  歷史的確有著很多相似之處。確切地說,1982年的馬島戰爭應該被稱為第二次英阿馬島戰爭,因為早在1833年,英國就曾派出帝國海軍戰艦從剛剛獨立10多年的阿根廷人手中收回過一次馬島。而這兩次英軍的行動,都是因為阿根廷人首先採取武力占領馬島,差別只在於前一次忙於處理後拿破侖時代歐洲事務的英國等待了13年,而後一次英國人做出戰爭決策只用了一天。

  歷史的另一相似之處在於兩次阿根廷人的軍事行動實際上都建立在英國不會採取武力反制的戰略判斷基礎上,而阿根廷人一次也沒有賭對。說到底,這一誤判是導致阿根廷陷入馬島災難的最根本原因。正如加爾鐵裡將軍自己所承認的那樣:“我斷定那是幾乎不可能或完全不會有的事,無論如何,我決沒有料想到英國會如何大動干戈”。

  考慮到當今依然有許多國家彼此間存在海洋主權糾紛,並且許多國家對海洋利益的主張實際上是以對方不會採取武力為前提的。這種戰略判斷在南中國海尤其盛行,因而,檢討阿根廷人戰略誤判產生原因中的英國因素對於大國防止區域海洋爭端演變為局部戰爭至關重要。

  第一次馬島戰爭爆發時,英國因為此前要和拿破侖法國拼個你死我活,早就從馬島撤走了駐軍以節省經費。而第二次馬島戰爭的前一年,英國也因為削減國防預算原因而決定從馬島撤走武裝力量。從英國的角度而言,兩次撤退計劃都不是英國想放棄馬島,只是判定馬島既不是防禦重點也未面臨迫在眉睫的戰爭風險而已。這當然也是一種戰略誤判——英國人顯然低估了阿根廷人對馬島的渴望。但這一誤判就其後果而言並不嚴重,因為英國有足夠的海軍實力去糾正自己的錯誤。

  阿根廷人的錯誤要嚴重得多,他們把英國的減負行為這一技術行為理解為不打算防衛馬島這一戰略意志,因此敢於在軍事實力不在一個水平線的情況下採取冒險政策。就英阿兩個直接博弈方而言,雙方的誤判是戰爭的真正起源。可以任何一方都不曾預見到斯坦利港上空的濃煙密布,英國人是不得不還擊——出於保守黨政府執政地位以及帝國威嚴等原因;阿根廷人是沒想到——沒想到英國人會決心為1萬多公里以外的帝國疆土而戰。

  把視線拉到和中國距離近得多的南海水域,中國要從馬島戰爭中吸取哪些教訓?畢竟用武力解決海洋爭端對中國而言顯然也不是最佳選項。除了軍事技術方面以外,戰略層面可能包含如下教訓。

  首先,成功的威懾必須軟硬件兼備,既要有足夠的海上實力,也要有堅定的維權意志,並且必須持續地將這種意志以可感知的方式傳遞出去,否則就可能使實力弱小的另外一方或者幾方產生幻想。

  其次,在衝突可能存在的地域獲得友誼極為必要。這不是英軍的馬島教訓,而是馬島後的教訓。英國在馬島問題上遭到所有南美國家的排斥,使得對馬島的軍事維持極其昂貴。即使在戰爭進行當中,英軍最近的陸地補給點也距離戰區數千公里之遙,這顯然極大提高了作戰成本。在海洋爭端中,獲得同一區域其他一些國家的同情和支持在戰略上是至關重要的,不論是維持威懾還是威懾無效時使用武力都是如此。

  再次,不可對國際關係行為體的理性程度抱有過多信心。國際事件並不總是冷靜計算的結果,要充分考慮到其他行為體利欲熏心、目光短淺、心理失衡的可能性。而且在任何時候都應記住,關係到領土爭端時,任何一方都不會認為自己的立場是錯誤的而別人的主張是合理的,以理服人通常需要以力服人的支持與補充。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