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國際視野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中國“保護社會”就是為了挽救市場經濟

http://www.CRNTT.com   2012-05-22 11:12:41  


 
經改和社改嚴重不平衡

  那麼,中國的情況如何呢?一句話,經濟改革和社會改革的嚴重不平衡。在很長的時間裡,在各級政府官員當中,GDP(國內生產總值)主義橫行。以GDP數據為標準的經濟增長被賦予最高的政策重要性。直到今天,中國仍然面臨基本經濟建設投資過度,而社會投資嚴重不足。這剛好和西方形成了對比。在歐洲,因為福利國家的存在,政府大量的投資導向社會領域,社會保障、醫療、教育和公共住房。但中國的大量投入都在經濟領域,大橋、高速公路、鐵路、碼頭等等。當然,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在發展早期,這些投資非常重要。沒有對基礎設施的投入,經濟很難得到發展。問題在於,近年來,這些領域已經過度投資。橋梁拆了造,造了又拆。GDP是有了,但不僅造成巨大的浪費和巨大的腐敗,而且對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毫無益處。

  實際上,在很長時間裡,在中國的改革者那裡,經濟領域和社會領域不分,經濟政策和社會政策不分。這已經造成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不能保護社會的嚴重後果。最嚴重的後果就是通過破壞社會來產生GDP。醫療、教育、公共住房等領域在很多國家都是視為社會領域,在這些領域的投資有很多限制,政府是這些領域的投資主體,即社會性投資。但在中國,這些領域在不同的時候都被視為是經濟領域,因此在這些社會領域經濟政策泛濫。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以後,醫療部門率先引入經濟政策,醫院成為暴富領域。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期間,為了對付危機,就出現了教育的產業化。儘管政府從來沒有正式提出教育產業化,但實際上中國的教育從此之後走上了激進的產業化道路。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經濟政策導入了另外一個社會性很強的領域,即房地產。改革、發展、穩定,這應當是中國所追求的良性發展道路。但現在的情況是,發展越快,社會越不穩定。為什麼?主要原因在於各級政府是通過破壞這些社會領域而追求發展的。在任何國家,如果醫院、教育和房地產等具有高度社會性的領域成為暴富的領域,這個社會肯定是不會穩定的。

  但應當指出的,這些社會領域不應當引入經濟政策並不是說,這些領域完全排斥市場。在很多國家,市場機制也被應用到這些社會領域,主要原因是為了避免這些公共領域的過度官僚化,提高政府提供社會服務的效率。公共部門的市場機制和經濟領域的市場機制應當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必須加以分清楚。

  在社會領域過分市場化的同時經濟領域則缺少市場化。經濟領域應當充分市場化,應當充分資本主義化。效率、生產力應當是經濟領域的主題。但在中國並沒有發生,尤其在國有企業領域。西方新自由主義來到中國之後,“走錯”了地方。在西方,新自由主義主要發生在經濟領域。上世紀八十年代,美國裡根總統和英國撒切爾首相期間,他們曾經努力把公共部門(教育、醫療、社會保障等)進行私有化。不過,他們沒有成功,因為他們遇到了民主政治的強烈抵抗。但在中國,新自由主義遇到了國有企業的強大抵抗。直到現在為止,國有企業市場化不足。但是,新自由主義順利進入社會領域,因為中國社會沒有任何抵抗能力。

  從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轉變過程中,原來計劃經濟體制下的社會制度自然解體,因為它們已經不適應新環境的需要。這些體制大都是在毛澤東時代建立起來的,符合當時的計劃經濟模式,在當時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不過,原來的體制很難適應市場經濟條件。實際上,市場體制一出現,原先的體制的解體成為不可避免。也需要說明的是,計劃經濟下的社會制度所能提供的公共服務非常之少,並且在不同社會群體中,這些服務也不是公平分配的。因此,通過社會改革重建這些體制是唯一的選擇。但是,改革者不僅對社會建設強調不夠,反而容許甚至鼓勵社會領域的高度市場化。這就導致了一些列的社會問題。今天我們所體驗到的社會問題和缺失社會制度建設有很大的關聯。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