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國際視野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中國軍事訓練基地揭秘

http://www.CRNTT.com   2012-06-20 12:16:47  


 
  訓練決定命運

  雖然1991年的“沙漠風暴”以其高技術特性而令人震驚,但在美軍看來,2003年的第二次伊拉克戰爭更具備信息戰的特征。換句話說,如果後者是信息化軍事時代的黎明,前者不過是凌晨一兩點鐘。

  而這期間經歷的12年,美軍仍在全球各地參與實戰,最終成就了“網絡中心戰”這一目前最為成熟的信息戰模式。

  面向新形勢,解放軍的應對之道,叫做集成訓練。就好像計算機的集成電路,把各自獨立的模塊插在主板上,從而產生強大的整體能力,而新功能是各部件簡單叠加所無法形成的。

  “從2004年全軍一體化訓練試點開始,就提出了作戰要素、作戰單元、作戰體系集成訓練的概念。之後逐漸被全軍引用。”石忠武說,經過近10年的研究和探索,全軍對集成訓練概念及其內涵有了基本認識。

  他說,集成訓練的根本目的是形成體系作戰能力。

  體系作戰對中國軍隊的建設提出了更高要求。但是像任何一種戰略理論一樣,它在戰術層面的落實,“戰場最後一公里”的實踐是其能否實施的主要挑戰。這也是美軍“網絡中心戰”在十幾年中反覆實驗總結的核心問題。

  集成分為不同層次:由要素、單元集成,一直到最高層次的體系集成。這次演習,在一定意義上講就是一次體系集成的嘗試。

  石忠武認為,集成訓練的挑戰首先在於理念,“裝備更新了,理念還是傳統模式,不能叫改變。”而後,就是訓練的方式方法和訓練內容,“很多改變還需要時間”。

  “必須有很好的信息平台,但再好的平台也需要理念牽引。”李勇總結說。

  “以後也許不需要搞這麼大規模,但是這種形式是可以推廣的。”石忠武認為,未來幾個院校、部隊、科研機構之間的合作會成為常態。

  一個悖論是,將軍隊和芯片捆綁,它雖然會像芯片一樣即時迅捷,但也會像芯片一樣脆弱。此次演習,一個重要的自創“裝備”就是木制墊板,防止電腦主機直接接觸地面,潮濕短路。

  而如果遭遇更快的芯片,我們又該如何應對?

  這些問題,需要一次新長征來給出答案。(全文完)

本文涉及採訪對象(按照在本組報道中出現先後排序):

  石家莊陸軍指揮學院院長 石忠武 少將

  石家莊陸軍指揮學院科研部副部長 楊曉東 大校

  空軍指揮學院副院長 李勇 少將

  確山合同戰術訓練基地司令員 許民 大校

  濟南戰區某機械化步兵旅旅長 萬麗華 大校

  濟南戰區某集團軍副軍長 楊劍 少將

  石家莊陸軍指揮學院戰役戰術系主任 王運平 大校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