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國際視野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俄羅斯的“前哨”與“後方”

http://www.CRNTT.com   2012-09-08 09:48:47  


 
“遠東、西伯利亞心態”

  之所以稱之為“遠東、西伯利亞心態”,主要是因為不僅當地,而且莫斯科的精英尚未擺脫蘇聯時期的心態:將遠東視為“前哨”,而將西伯利亞稱為“後方”。從這一心態出發而導致了將遠東、西伯利亞封閉化、自給自足化的方針,也導致了從戰略上對於俄羅斯在亞太地區外部夥伴的不信任。這一方針經常會體現在聯邦層面的一系列有關遠東、西伯利亞的發展綱要之中,這就說明這些想法是為聯邦中央所接受的。主張開放的政治精英們痛惜地認為:這會整個地喪失與亞洲鄰居同步發展的機會。

  這樣一種心態的結果便是遠東、西伯利亞人口的大量流失。甚至,俄羅斯人在中國的數量,要比中國人在俄羅斯來得更多。二十年來,當地居民從未從現有政策和綱領中得到任何好處和希望,因此,就自然地用腳投票。而最容易離開的便是最有專業技能和經過職業訓練的居民階層。這樣一種狀態的延續實際上使得任何一種發展綱領,根本上無法實施。

  與東亞的互補性需求

  俄羅斯人口急劇下降和經濟陷於停頓的必然結果,是向東亞地區開放。這樣一種開放遠不意味著俄羅斯只是能夠向東亞地區提供能源與原料。東亞的財富增長已經到了從“素食”轉向要更多地食用富於蛋白質的食品,需要更多地使用土地、林木、水,也需要更多地克服氣候改變帶來的挑戰。這為俄羅斯發揮自己潛能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會。這意味著,不光是產品加工業有可能得到發展,而且,包括高科技產品也有機會得到發展。同時,俄羅斯遠東西伯利亞各州、各共和國的大片處女地將為與中國的農業合作發揮巨大的作用。而前提則是能夠從東亞和太平洋地區獲得外來的資金;而且,中國也可以向俄羅斯出口節能技術和設備,一起來保持遠東西伯利亞的環境;進一步言之,中國的信息產業、基礎設施建設能力也可以在這一地區大有作為。

  遷都:重新開發西伯利亞的關鍵步驟

  俄羅斯專家提出,為了切實推動西伯利亞項目的規劃和落實,不光是需要各個部門的通力合作,而且,在當前威權體制之下的一個必要步驟,就是把部分的首都功能遷移到西伯利亞的城市,尤其是需要遷移到遠東。只有這樣才能使各類產業得到真正發展,遏制人口下降的趨勢。俄外交和國防政策委員會主席團主席謝爾蓋.卡拉加諾夫甚至提出,如果彼得大帝在世,他一定會像當年遷都彼得堡那樣,把首都遷到符拉迪沃斯托克,這才是下決心發展遠東的關鍵舉措。就像1950年代的巴西遷都巴西利亞,1990年代德國遷都柏林,以及哈薩克斯坦遷都阿斯塔那,世界歷史早就表明了這樣一類遷都具有重大的歷史和經濟意義。只有在把首都莫斯科的一部分功能移到西伯利亞城市去的情況之下,才能夠真正吸引天才的年輕人到那裡工作。按照卡拉加諾夫的看法,像俄羅斯這樣疆域遼闊的國家,可以有三個首都:莫斯科是政治、軍事和外交的首都,聖.彼得堡是文化和法律的首都,而符拉迪沃斯托克則應該是經濟的首都。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