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國際視野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日本教科書和檔案館裡的“甲午戰爭”

http://www.CRNTT.com   2012-09-09 09:33:02  


 
處處顯露自己的戰勝國色彩

  日本教科書中對戰爭結果的描述也非常簡單,原文為:“1895年4月,日方代表伊藤博文和陸奧宗光與清政府代表李鴻章進行議和,簽署了《馬關條約》。其內容為:清朝承認朝鮮獨立;割讓遼東半島、台灣、澎湖列島給日本;賠償日本兩億兩白銀;清朝新開長江流域的沙市、重慶、蘇州、杭州四個港口。”

  日本教科書沒有介紹《馬關條約》對中國造成的深遠影響,只強調條約內容和賠款,以此來加深日本在甲午戰爭中的戰勝國形象。

  另外,在介紹俄法德“三國干涉還遼”時,教科書稱“日本政府接受了三國勸告,同時在‘臥薪嘗膽’這一標語的感召下,國民對俄羅斯的敵意日益加深,日本積極努力於擴張軍備”。由此看出,日本將之後發生的日俄戰爭的原因,直接歸結於“三國干涉還遼”令日本放棄了對遼東半島的占領。

  “甲午戰爭”是日本近代第一次正式的戰爭。小學館的日本百科全書在講述戰爭影響時這樣說:“戰爭之後,不僅對朝鮮,還對中國,日本都處於壓迫國的地位。這場戰爭為日本進入歐美帝國主義國家行列打開了突破口。然而,《馬關條約》僅6天後,日本就被迫面對歐美列強的對立,由此決定進一步走軍國主義道路。”

  由此可見,日本的史書也有強調甲午戰爭對日本近現代史的劃時代深遠影響。

  來源:2012年09月09日06:36國際先驅導報 作者:張誠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